皇帝短命 皇后多长命:两百年东汉为何多幼帝
从光武中兴到灭亡,东汉历经了漫长的196年,期间换了12位皇帝。这个朝代的一大奇特现象是,未满16岁即位的皇帝竟然多达9人,占到了总数的四分之三。在漫长的帝王传承中,幼年登基成为了常态,成为了东汉政治的一大显著特征。除了外戚专权和宦官干政,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自秦王统一六国、开创帝制以来,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在这个制度下,“父传子,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成为了不变的法则。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幼帝的现象,也就是未满弱冠的皇子就得以登基称帝。这种现象在东汉尤为突出。
究其原因,除了皇位继承制度的局限性,还有皇帝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虽然皇帝们拥有众多的嫔妃,结婚较早,但由于身体尚未发育成熟,过度纵欲无疑会对自身的健康造成影响。这在宫廷争宠、废立的背景下,再加上当时医疗技术的落后,能存活下来的皇子本来就不多,皇储的选择范围自然就更小了。每当皇帝去世时,能存活下来的皇子必然年龄偏小,但只要有子嗣,就必须按照继承原则进行传承。这是封建制度无法避免的痼疾。
除此之外,东汉多幼帝的现象也与后宫干政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皇帝大多短命相反,他们的母后或皇后却都长寿,且“主少母壮”。在皇帝年幼、懦弱、昏庸或皇嗣中断时,皇后可以监护人的身份监督、选立嗣位人,甚至临朝称制。这种情况下,太后们在选择嗣君时大多优先考虑能够延长自己执政时间的幼帝,有些为了满足自身的权欲,甚至废长立幼。这种现象在东汉时期尤为突出,成为了东汉政治的一大毒瘤。
东汉多幼帝的现象是封建制度下的必然结果。除了皇位继承制度的局限性,皇帝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以及后宫干政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这个现象既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弊端,也展示了东汉时期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历史故事
- 皇帝短命 皇后多长命:两百年东汉为何多幼帝
- 在科举制出现之前,统治者是如何选拔人才的?
- 诸葛亮斩马谡除了维护军纪还有哪些目的?
- 传说王阳明脱衣审案是真的吗?
- 项羽死后,刘邦是怎么处置项氏家族的?
- 青楼女子出对联,第一才子绞尽脑汁也想不出
- 关羽为何会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呢 原因出在什么地
- 隋文帝是爱老婆还是畏惧老婆?他是妻管严吗?
- 揭秘:五花马和千金裘到底是不是李白的?
- 揭秘:在下邳的时候陈宫为什么不投降曹操?
- 曹操座下大谋士,却被诸葛亮骂死
- 我国姓氏有何起源?姬姓又是怎么来的?
- 戚继光之所以能打赢倭寇 主要还是因为他有五大
- 汉朝作为一个强大的朝代 百姓生活如何过得那么
- 乾隆儿子那么多,为何传位的时候风平浪静没有
- 为什么蜀汉总是攻打曹魏 而曹魏却很少攻打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