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臣们是怎么聚会的?揭秘北宋聚会的规矩
北宋元丰五年,即公元1082年,洛阳的宰相府里,一位名叫富弼的退休宰相,与好友文彦博洛阳留守,共同发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聚会。他们的目标人群是那些年龄相仿、资历相当、性情相投、口碑良好的老领导们。
富弼与文彦博一拍即合,他们开始组织当时在洛阳的12位已退休或即将退休的老领导,按照年龄顺序轮流做东。这场聚会被时人称为“洛阳耆英会”。
在这个团队中,年龄最大的富弼已经79岁,而年纪最小的司马光则只有64岁。虽然按照要求,司马光原本不应该加入这个团队,但由于他在声望、学问和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色,又在洛阳居住,因此被“强拉入伙”。
这些老领导们曾经在朝中叱咤风云、指点江山,因此他们的小聚会也非同寻常。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他们决定由担任过秘书的司马光来执笔,撰写《洛阳耆英会序》,以记录这个历史时刻。
司马光还拟定了《会约》,为聚会定下了一系列规矩。这些规矩包括:只论年龄,不讲官场俗套;餐具简朴,不搞排场;主菜不超过五种,下酒菜不超过二十碟;自斟自酌,不劝酒;酒未喝完不可上菜;请柬简单明了,主人逐家传递,能否出席自行备注;聚会要按时出席,无人催你。
大家都需按照这些规矩行事,如有违反,比如迟到、爽约、主菜超过五个等,就要罚酒一大杯。这些规矩的实施,使得请客的过程减少了铺张浪费,杜绝了竞奢斗富的现象。主人没有压力和负担,客人也绝无轻视和鄙薄之感,大家优游自如。
这些老领导们的自律精神令人钦佩。他们节约到连请帖都不准多发一张,对当时官场上的奢靡之风进行了有力的抵制。他们的《会约》对今天的公款接待或私人请客,同样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它既能体现主人的好客之心,又不会让主人打肿脸充胖子,避免寅吃卯粮、违心操办甚至负债操办的困境。他们的聚会和会约,无疑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勤俭节约、自律待人的典范。
历史故事
- 北宋大臣们是怎么聚会的?揭秘北宋聚会的规矩
- 孙坚被称为江东猛虎,他的武艺到底有多强呢?
- 北宋晚期能打赢西夏 北宋为什么打不过辽金两国
- 如诸葛亮不出兵伐魏:司马懿还能篡权成功吗?
- 古代女子出嫁的时候 嫁妆里边为什么有一条开裆
- 东汉建立后西汉皇室怎么样了 他们又是什么样的
- 加州印度裔神童9岁唸大学,不仅是小小的大学生
- 商鞅变法规定,在17岁后,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
- 唐朝禁卫军将领,王毛仲是如何一步步作死的?
- 安亲王岳乐有哪些贡献?他的次女与外孙女命运
- 诸葛亮每次北伐为何都是从祁山出来呢?
- 在宋朝吃牛肉犯法吗?揭秘背后真相
- 刘袆:宋文帝刘义隆第八子,曾参与谋反被削去
- 为什么金国能灭了北宋,却不能用同样的办法灭
- 孙绍并没有继承父亲孙策的王位,那他最后的结
- 狄仁杰只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官都是多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