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宗经第三原文欣赏

历史趣闻 2025-03-21 01:20www.dkct.cn历史人物

三极彝训,经典之载。经者,恒久之道,不刊之鸿教也。天地象之,鬼神效之,参万物之序,制人之纲纪。探寻性灵之奥秘,剖析文章之精髓。自皇世《三坟》至帝代《五典》,皆经书之重要篇章。《八索》《九丘》绵延至今,岁月如流,夫子删述,大宝皆显于世。故《易》张《十翼》,《书》标七观,《诗》列四始,《礼》正五经,《春秋》五例。言辞既表达性情,亦讲究文理之精妙。因此能开学养正,昭明有融。道心微妙,圣谟卓越,如崇山峻岭,内涵深远,无微细声响却蕴含千钧之力。

《易》乃谈天之书,入神致用。《系辞》旨远辞文,言中事隐。韦编三绝,如哲人之骊渊。《书》实记言,训诂浩渺,通乎尔雅则文意明朗。《诗》以言志为主,藻辞谲喻,温柔在诵。《礼》立体制范,章条细致,采撷其中,皆有至宝。《春秋》一字见义,以详备成文。雉门两观以先后显旨,婉章志晦深藏其中。

经典之根基深厚,枝叶繁茂。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虽过去已久,但余味常新。后进虽晚取亦不为晚,《尚书》《春秋》观辞访义方隐亦能追寻其理。此乃圣文之异致也。若论辞序,《易》统其首;若论诏策章奏,《书》发其源;若论赋颂歌赞,《诗》立其本;若论铭诔箴祝,《礼》总其端;若论记传盟檄,《春秋》为其根。穷高树表、极远疆界皆由此出,百家腾跃终入环内。

若遵循经典以制式、酌雅以富言如铸铜于山、煮海为盐。故文能宗经便有六义∶情深而不诡、风清而不杂、事信而不诞、义贞而不回、体约而不芜、文丽而不淫。杨子比雕玉以作器喻五经之含文也。文以行立行以文传四教所先符采相济励德树声皆师法圣贤。而建言修辞却鲜能宗经致使楚艳汉侈之流弊未还。归正守本岂不良哉!

赞曰∶三极彝训道深稽古致化惟一分教斯五。性灵熔匠文章奥府渊哉铄乎群言之祖。经典之载犹如人类智慧之源泉孕育着无尽之宝藏供我们世代探寻与传承。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