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不敢诛杀汉献帝?

历史趣闻 2025-03-21 02:03www.dkct.cn历史人物

董承等人衣带诏事件的背后:诛杀与不敢诛杀的博弈

在风云变幻的东汉末年,一场关于权力与生存的较量悄然展开。董承等人试图通过衣带诏事件诛杀曹操,在这场博弈中,他们面临的不只是曹操的强势,还有自身命运的未知。

公元199年,车骑将军董承接到了汉献帝的秘密诏令,要他诛杀曹操。他与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和议郎吴硕等人同谋,甚至拉入了投靠曹操的人。可以说,他们当时的实力不容小觑。刘备逃离许都后,董承等人的谋划尚未实施便被曹操察觉。

曹操自然不会坐视这一阴谋得逞,他迅速采取行动,衣带诏事件的相关人员尽数被曹操诛杀。不仅如此,曹操还将怒火迁至于董承之女董贵人。尽管董贵人当时怀有身孕,且汉献帝曾为她求情,但曹操仍然铁腕无情,将董贵人诛杀。

在董贵人被杀时,她心中惶恐,给父亲写信详述曹操的凶相,希望父亲能秘密图谋铲除曹操。由于曹操势力强大,伏完不敢动手。直到公元214年,伏皇后与父亲密谋除掉曹操的事情败露,曹操一怒之下,不仅将伏皇后幽禁至死,还下令毒死了她所生的两位皇子。

尽管曹操诛杀了皇后、贵人与皇子,他却始终没有诛杀汉献帝。这是因为汉献帝在衣带诏事件后展现出了足够的乖巧与服软。他没有继续谋划对付曹操,而是选择了屈服。他迎娶了曹操的三个女儿,甚至后来还把他的女儿嫁给了曹操的儿子,表现出服软的姿态。

更为重要的是,杀死汉献帝的政治风险远高于其收益。弑君的影响实在太坏,曹操若真杀汉献帝,将面对更多的反对。而他若想称帝,只需让汉献帝禅位即可,无需冒折损名声的风险诛杀汉献帝。

曹操不杀汉献帝,既因为汉献帝的服软与乖巧,也因为他明白杀死汉献帝的政治风险过高。在这场权力与生存的较量中,曹操选择了最为稳妥的方式,既维护了自己的权力,也避免了名声的折损。

上一篇:关羽的实力非常强,为何却经常中箭呢?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