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投降的时候,为何蜀汉的士族没有反对的呢

历史趣闻 2025-03-21 02:56www.dkct.cn历史人物

在公元263年,蜀汉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头。攻下绵竹后,成都直接暴露在敌人眼前,后主投降,蜀汉黯然灭亡。信仰崩塌,即使拥有强大的军队和将领,也无力回天。蜀汉被笼罩在一片保守和投降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在默默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说到投降,不得不提陈寿,这位著名志的作者。他在蜀汉曾任职,虽然当时他还年轻,但他的老师谯周却是蜀汉的大名士。谯周是个坚定的投降主义者,不仅自己主张投降,还撰写文章,声称蜀汉必将灭亡。持此论调的人不在少数。

这一切的结果,其实从蜀汉建立之初就已注定。刘备自称汉室宗亲,起步装备简陋,只有一腔热血和最初的几位将领。他善于应变,早期跟随过许多人,创业之路颇为辛酸。但刘备从未放弃,直到遇见诸葛亮,一切才迎来转机。

刘备集团占据四川后,虽有了稳定的底盘,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刘备带过去的人马有限,需要依靠四川当地士族的支持。蛋糕就这么大,主客矛盾日益凸显。

诸葛亮在世时,一直主张北伐,目标清晰。四川本地精英和刘备集团共同为此努力。但随着诸葛亮的逝世,蜀汉国力孱弱,北伐逐渐成为过去式。谯周等人开始宣扬投降论,当曹魏真的攻打过来了,蜀汉君臣完全失去了抵抗意志。投降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和解脱。

蜀汉后期的政权被士族把控,这与曹魏和东吴的情况相似。但蜀汉的士族与曹魏的士族有所不同。曹魏底子好,目标统一天下;而蜀汉的士族则认为投降是唯一的出路。他们没有了理想和目标,只看重实际利益。在蜀汉面临亡国之际,这些士族的态度让人失望。

回首蜀汉的历史,从刘备的艰辛创业到诸葛亮的智慧,再到后期的投降局面,无不令人感慨。这是一个时代的变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蜀汉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权力与利益之间的博弈,始终是国家兴衰的关键。

上一篇:解析真正使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和导火索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