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殉国时手握几十万重兵的左良玉去哪里了-

历史趣闻 2025-03-21 07:14www.dkct.cn历史人物

在明朝末年的动荡岁月里,李自成的大军如猛虎般席卷而来,势如破竹。当北京城陷入危机,皇帝被逼至煤山自缢,整个国家似乎都在李自成的铁蹄下颤抖。在那关键的时刻,左良玉率领的八十万大军,却并未出现在保卫京城的行列中。那么,他在何处?又在做什么呢?

时光倒流至1643年,李自成已击败秦军,杀名将,破潼关,直入西安,建立了“大顺”。随后,他如暴风骤雨般渡过黄河,山西的明军纷纷投降。北京城岌岌可危,而左良玉在此时又在何方?

事实上,左良玉正忙于舔舐战败的伤口和百姓以扩充军队。为何他会选择这样的行动?国家的财政已无法支撑军费开支。早在1642年,崇祯皇帝拿出五十万两白银让左良玉出征,但左良玉因军费不足多次拒绝。

在朱仙镇一战中,左良玉大败,逃至襄阳。李自成紧追不舍,左良玉被迫逃向武昌。向楚王请求兵员粮饷无果后,愤而纵容士兵掠夺武昌。此后,左良玉在九江集结二十万大军,静观其变。后来在朝廷的严厉命令下,他才出兵攻打张献忠,并在武汉立足,军队号称达到八十万之众。

秦军被灭后,左良玉的军队成为明朝的主力。当李自成进入山西、崇祯多次命令左良玉出兵时,左良玉因之前的战败对李自成心生恐惧,拒绝再与其交战。当李自成降服整个山西,朝廷走投无路时,崇祯答应了左良玉的所有条件,希望能挽回败局。左良玉这才提交了一份出兵计划。但遗憾的是,这份奏疏还未递上,京师沦陷、崇祯驾崩的消息已传至耳中。

历史的进程总是充满了戏剧性,左良玉的命运与明朝紧密相连。他的选择不仅关乎自己的命运,更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走向。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刻,谁又能说清是对是错呢?历史的传承总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演绎,但这段故事依然让人深思:在危机四伏的乱世之中,个人的选择与国家的命运如何交织、影响?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历史长河中永恒的谜团。

上一篇: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生平简介,故居简介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