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宣有哪些人生经历?为何王莽上位就把他杀了

历史趣闻 2025-03-21 09:55www.dkct.cn历史人物

鲍宣,一位西汉时期的大夫,字(未知),出生在渤海高城,即现今的河北盐山东南地区。哀帝时期,他身为谏大夫,敢于挺身而出,直书时政之弊。他的上书直言不讳,深刻指出了社会的种种不公,如“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他的言论虽然质朴却切中要害。

哀帝时期,鲍宣被任命为豫州牧,后又被征为谏大夫。面对哀帝宠信的外戚子弟及幸臣董贤等,他坚决谏争,言辞恳切。他的品行高洁,学识渊博,被大司马征召为议郎,哀帝初又被大司空举荐为谏大夫。

鲍宣的秉性耿直,为人称道。他常常上书直言,语言朴实却富有实在的意义。《汉书·鲍宣传》中记载了他忠于职守、敢于执法的精神风貌。一次,丞相出行时不遵守法规,驾车在中央驰道乱跑,这在当时是违法的行为。鲍宣遇见后,立即命令将丞相的随从官员拘捕,并将车马充公。这一举动使得丞相孔光对鲍宣心生怨恨,排挤他。宠信孔光的汉哀帝不问是非,派人到司隶府抓人,但鲍宣闭门拒命。这触怒了汉哀帝,被以“无人臣礼,大不敬”的罪名逮捕下狱,定为死罪。

后来,鲍宣被免除了死刑,改为罚髡钳刑,并被流放上党长子。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了长子这里宜农宜牧,又少盗贼,于是决定把家从河北迁来定居。他的命运并未因此而好转。后来,那些极力排除打击不附己之“汉忠直臣”的人处死达数百人,鲍宣亦未能免。最终,在公元3年,鲍宣与大司空何武同被下狱致死。

历史的记忆并未消逝。公元25年,新的皇帝登基,大赦天下,下诏褒扬鲍宣的忠直精神,并准许庇护其子孙“至大官”。长子县南鲍村仍保留有“汉司隶鲍宣”的墓碑及墓志铭,千百年来,上党长子被视为汉司隶鲍宣的故里。

鲍宣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传奇。他的忠诚、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他的事迹激励着后人直面现实、敢于直言、勇于担当。他的精神遗产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