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国:少昊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就封于炎地,称(

历史趣闻 2025-03-21 11:33www.dkct.cn历史人物

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商王将其子封于炎地(今山东郯城),建立了侯国,称为炎国。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将炎国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并赋予了子爵的地位。微子启派遣其后裔鸷管理此地,使其成为宋国的附属国。最终炎国被楚国所灭。

关于西周时期的资料十分有限,仅有的两件青铜器令簋和召尊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郯国因其地理位置特殊,成为西周的一个重要军事据点。周昭王曾从郯国出发进攻徐国,而国君康伯也将此地作为控制的根据地,并赠送白马给大将召公。后来,这段历史被铸刻在召尊上,以纪念这次事件。

到了春秋时期,王室衰败,郯国逐渐沦为北边的附庸。公元前605年,郯国与邻居发生争执,鲁国出面劝和。此后,鲁国与郯国关系紧密,甚至将公主嫁给郯君。后来郯君将妻子赶回娘家,两国关系出现裂痕。随后,郯国依附吴国,但又多次被鲁国和其他国家夺回。前526年,齐国南下征服了徐、莒、郯等地,但郯君仍与鲁君保持联系。

当时的郯君即郯子,曾以其孝心为人称道。当他还是太子时,为了治疗父母的眼疾,亲自采集鹿乳。他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披上鹿皮混入鹿群,趁机挤奶。这次经历使他赢得了“鹿乳奉亲”的美名。

郯子访问鲁国时,鲁昭公设宴款待,期间叔孙昭子问及郯子的祖先为何以鸟为官名。郯子解释道,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命名方式,如用云、火、水等作为官名的由来。他还进一步解释了各鸟在不同职位的象征意义。孔子听闻郯子的宏论后深感敬仰,并向其请教古代官制。这次交流使孔子收获颇丰,他感慨道:“天子失官,官学在四夷。”

随着历史的推进,前506年吴国成为南方霸主后,郯国自然降服于吴国。前485年,郯国与鲁国、邾国会合吴军伐齐。后来随着齐国的妥协,局势有所缓和。然而最终在前414年,郯国被越王朱勾所灭,国君鸯子鸪被擒获。这一事件标志着这个古老侯国的终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