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骄拓跋珪最后竟死在自己儿子手中?
在古代五胡时期的北魏,一位少年英主在二十七岁时便展现了非凡的才华,成功夺取了河北地区,他就是拓跋珪。在登国七年后,他迎来了自己的长子拓跋嗣的诞生。尽管他拥有十个儿子,但长子拓跋嗣因其非凡的才华和优秀的血统成为皇位继承的不二之选。北魏的后妃制度却给这位少年的命运带来了极大的转折。
北魏的后妃制度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铸金人制度。这一制度源于鲜卑人的风俗,要求帝王在选择皇后时,让候选者尝试制作金人。只有成功制作出金人的人才有资格成为皇后。拓跋珪的皇后却是另一位名叫慕的女子,因为她成功地铸成了金人。相比之下,拓跋嗣的母亲刘氏虽为长子之母,却因未能铸成金人而无法获得皇后的地位。
更为残酷的是后妃制度中的另一项规定:一旦儿子被确立为皇位继承人,其母亲就必须自杀。这一残酷的规定被称为“以旧法薨”,刘氏也因此被迫自杀。拓跋珪在赐死刘氏时对拓跋嗣坦言,这是为了防止外戚专政,确保拓跋氏江山稳固。这一决定对于拓跋嗣来说却是一场巨大的打击,他无法接受母亲的离世。
面对父亲的强硬态度和无情的后妃制度,拓跋嗣选择了暂时离开皇宫,以避免引起更大的冲突。他的离开并未改变父亲的决定。与此拓跋珪开始考虑其他儿子作为皇位继承人的可能性。二儿子拓跋绍的表现令人失望,他的行为举止粗鲁无情,引发了民众的怨言。尽管拓跋珪曾试图通过严厉的惩罚来纠正他的行为,但拓跋绍依然我行我素。
最终,在魏天赐六年十月的一个夜晚,一场宫廷巨变发生了。年仅十六岁的拓跋绍带着一群手下趁夜闯入皇宫,刺杀了自己的父亲拓跋珪。这场行动不仅令人震惊,也揭示了北魏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残酷的后妃制度所带来的后果。在那一刻,年仅三十九岁的拓跋珪倒在了儿子的刀下,结束了他的生命。这一幕充满了悲剧和冲突,也为北魏的未来投下了阴影。
历史故事
- 一代天骄拓跋珪最后竟死在自己儿子手中?
- 面对噶尔丹康熙都没有让位 在面对俄国康熙为什
- 在古代历朝历代的官员假期是什么样的?起源于
- 柳宗元对荒蛮瘴疠之地的柳州做过什么改变?
- 郭嘉的才华到底有多厉害 临死前劝说曹操的话竟
- 汉代女尸的保鲜措施让人自叹不如 秘诀在这里
- 战国时期传奇中山国,国土虽小几次被灭却几次
- 张飞的实力如何?为何关羽自称不如张飞英勇呢
- 生来就头发过颈的她,舅父是皇上,丈夫是开国皇帝
- 霍光之妻霍显:毒杀皇后,最终下场如何?
- 宋朝这么一个羸弱的朝代,为什么有人偏偏喜欢
- 唐朝由盛转衰真的是因为唐玄宗的原因吗?
- 多尔衮和李自成相比 吴三桂为什么会投降多尔衮
- 司马曜是东晋的皇帝,为何会被自己的玩笑话害
- 张居正有哪些成就?为什么李太后如此信任他?
- 孙权的心机到底有多深 他是怎么害死吕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