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怎么来的?正月十五为啥叫做元宵节而不
元宵节的由来与习俗:鞭炮、花灯、元宵与汤圆的背后故事
昨天是正月十五,伴随着阵阵鞭炮声,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品尝着美味的元宵或汤圆。那么,为什么正月十五会有这样的习俗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说到元宵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热闹的鞭炮声和满街的花灯。这个起源于汉代的节日,古时被称作上元节。据史书记载,这个节日背后还有一个扣人心弦的历史典故。
在吕后独揽朝政的时代,她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引发了“诸吕之乱”。这场危机被刘氏宗室及开国老臣所察觉,他们联手平定了这场动乱。为了庆祝这一重要时刻,人们将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的日子,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
说到元宵,就不得不提这种与节日紧密相关的美食。相传,春秋末年,昭王在复国归途中尝到了浮萍果,味道甜美。孔子告知其寓意为复兴之兆。于是,自那日起,每逢正月十五,人们便用面仿制此果,里面包裹山楂等红色馅料,煮而食之。这种食物在汉朝时被称为元宵,一直延续至今。
元宵节除了吃元宵外,还有吃汤圆的习俗。南方人更偏爱汤圆。汤圆与元宵虽然相似,但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汤圆是以黑芝麻、五仁、豆沙、枣泥等为馅料,手工包在温水和糯米面中。而元宵则是将上述馅料在干的糯米粉上滚动,越滚越大。元宵既可以煮也可以油炸。
“雪打灯”也是元宵节的一大美景。在长春,昨晚就下起了小雪。这样的天气更增添了节日的氛围。很多人都想了解汤圆和元宵的区别,其实主要看两点:一是制作方法,汤圆是包的,元宵是滚的;二是烹饪方式,汤圆只能煮,元宵则可以煮也可以炸。
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它们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在这个节日里,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份浓浓的节日氛围,品味那份美好的祝福。
历史故事
- 元宵节怎么来的?正月十五为啥叫做元宵节而不
- 道光帝不好声色是真的吗?为何他后宫美女如云
- 秦国迁都先后迁了九次 秦国最后为什么会选在咸
- 所谓后宫佳丽三千:帝王后宫究竟多少美女?
- 揭秘-太平军攻下金陵后,城中很多女人为什么自尽
- 被忽必烈封为昭勇大将军的蒲寿庚,为何被朱元
- 朱元璋如此精明强大,为何能容忍胡惟庸专权达
- 恰克图条约的起因是什么 恰克图条约的要点有几
- 邓芝有哪些经历?他为何敢只身前往东吴呢?
- 揭秘:古代人去世后口中为何要塞东西?
- 古代为什么是吃茶而不是喝茶 因为这茶真的是拿
- 诸葛亮死后,刘禅是如何处置他的后人的?
- 唐朝时期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 为何能让人念念
- 盘点:三国有哪些死于暗箭的文臣武将呢?
- 周武王伐纣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详解武王伐
- 仅50万军队的唐朝为何能让四方臣服 从唐朝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