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斐然的公孙轨,为何其治下百姓却苦不堪言
公孙轨,这位来自燕郡广阳的青年才俊,自幼便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而闻名。他是北魏广州刺史公孙表的次子,出身名门望族。早年担任中书侍郎的他,随后追随明元帝征战四方,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被提拔为诸军司马。
随着太武帝拓跋焘的继位,北魏帝国迎来了新的辉煌时期。公孙轨,作为帝国的一员大将,也迎来了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太武帝年间,北魏帝国不断扩张,征伐残余势力。公孙轨作为魏军的重要将领,屡立战功。他在攻克胡夏部落、占据长安以及攻占夏都统万城的战役中,都有出色的表现。特别是在擒获赫连昌、大败夏军的战斗中,他立下了赫赫战功。
战后的赏赐仪式上,太武帝亲自为将士们颁发奖赏,并引领诸将帅进入胡夏府库,任意取金玉。大家都在争抢宝物的时候,公孙轨却独不探把,袖手旁观。他的清廉秀令太武帝非常感动,不仅公开宣布他为廉洁的楷模,大加奖赏提拔,还任命他为大鸿胪,掌管外交事务。
公孙轨持节出使氐族部落,成功说服了傲慢的氐族首领杨玄,使氐族部落归附北魏,接受了太武帝册封的南秦王。这一举动使得太武帝对公孙轨更加器重,提拔他为尚书,封燕郡公爵位。
公孙轨的清廉形象背后却隐藏着另一面。他在太武帝大举北伐时期,征调雍州民众用毛驴驮运军粮时,却下令每头毛驴增加一匹绢才肯接受。百姓私下议论说“驴无强弱,辅脊自壮”,指责他的贪婪行为。公孙轨在上党郡任职时,为了得到财物竟然纵容贼寇。他的阳奉阴违最终引起了太武帝的愤怒,被诏令返京接受惩处。
尽管公孙轨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外交手腕,但他的贪婪行为最终让他的人生走向了悲剧。在太平真君二年,他返京不久便病逝,时年五十一岁。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将,最终因为自己的贪婪而走向了衰落。他的故事成为了一个警示后人的例子,提醒人们在追求权力和财富的不要忘记了道德和正义的重要性。
历史故事
- 政绩斐然的公孙轨,为何其治下百姓却苦不堪言
- 历史上望夷之祸的真实经过是怎么样的?
- 刘表手下名将如云,他们后来都去了哪里?
- 做太监就意味着断绝后代 古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
- 古代每个时期流行减肥方式都不一样 女子减肥又
- 戚继光拥有明代如此种类繁多的火炮 为何独爱虎
- 赵云这么厉害,公孙瓒为什么会放他离开呢?
- 揭秘:东汉末年的黄巾军中为什么没有人称帝?
- 历史上最特殊的一支军队 不为升官发财只为了食
- 如果杯酒没能释兵权,赵匡胤会怎么做呢?
- 清朝皇宫里宫女们全部来自八旗 太监全是汉人
- 身为俘虏的周苛,为何拒绝了项羽的请求呢?
- 诸葛亮一定要除掉的一个人,刘封冤不冤?
- 揭秘成吉思汗死因之谜 为什么臣子们对他的死闭
- 在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中,黎山老母有没有思凡呢
- 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真的是寻找建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