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曾装疯以迷惑朝廷,为何史书上没有记载呢
在众多的著作和文学作品中,燕王朱棣在“靖难”起兵前的那段装疯情节总是被描绘得极为传神。人们常想象他在大街上狂呼乱叫,抢夺酒食,胡言乱语,甚至就睡在大街上,整日不醒;六月酷暑却围着火炉喊冷,甚至在宫中也要拄着拐杖行走。这些描绘,尽管引人入胜,却在历史记载中显得颇为罕见。
嘉靖年间的《皇明鸿猷录》首次出现了朱棣装疯的最早记载,但细读《明太宗实录》,其中并无朱棣装疯的描述,甚至连他装病的记载也未曾提及。对于朱棣而言,无论是装疯还是装病,都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即便这些情节是真实的,永乐年间文人所作的《奉天靖难记》和《实录》未予记载也属正常,这并不足以说明什么。
进一步观察明清时期撰写的明代史书,我们会发现它们很少记载朱棣装疯的事情。至少到清初时,已经有人开始怀疑这一情节的真实性。官修的《明史》只记载了他的装病行为,而未采用装疯的说法。《国榷》一书作者为明末遗民,《明书》为清初学者所写,它们与官修正史的态度一致,均未采用装疯这一说法。
以常理推断,朱棣装病以迷惑朝廷是可以理解的;但装疯的情节似乎过于夸张了。朝廷若因下诏责罚而迫使燕王称病似乎更为合理。毕竟,一个人突然发疯的设定很难令人信服,反而可能增加朝廷的戒备心。设想一下,一个身份显赫的亲王在大呼大叫中夺取酒食、言语无状还说得过去,然而在大街上一睡就是一天不醒则显得不合情理。即便朱棣真的疯了,他的王府里不可能没有人照顾他,让他的疯癫状态在大街上一览无余地展示一整天。《皇明鸿猷录》中的记载似乎并不可信。
正因为这些情节在历史记载中的矛盾和不合理之处,明末的史学家们更倾向于采取审慎的态度,不轻易采纳这些夸张的描述。这也体现了历史学家们对待历史事实应有的审慎和负责任的态度。毕竟,历史是严肃的,不能任由文学想象随意篡改。
历史故事
- 朱棣曾装疯以迷惑朝廷,为何史书上没有记载呢
- 清朝三眼花翎有多贵重?整个清朝只有七人佩戴
- 诸葛瑾和诸葛亮是什么关系?他为何为东吴效力
- 为什么诸葛亮死后怎么多年 司马懿都没有攻打蜀
- 日本天皇选皇后必须要一个要求,让人不齿
- 明朝有哪几位开国功臣逃脱了朱元璋的清算?他
- 专家推测秦始皇陵机关简单 但是威力巨大!
- 揭秘:李自成最后是兵败而死还是出家当了和尚
- 曹营中有哪些将领能与颜良一战呢?
- 唐朝鼎盛时期的时候,韩国和日本是什么样的?
- 卢旺达中图西族如何打败胡图族的,现在是谁掌
- 项羽曾让韩信背叛,韩信拒绝了为何最后还是反
- 历史上三国真正的实力到底是什么样的 罗贯中骗
- 历史上真实的郭女王是怎样的?甄宓的死与她有
- 清朝妃子脖子上的白领巾是什么 这个白领巾到底
- 隋朝共有几位和亲公主?她们的命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