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长平一战为秦立下大功,为何两月不到就被

历史趣闻 2025-03-22 02:27www.dkct.cn历史人物

长平之战后,白起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怎样的转折?这位秦国大将本欲乘胜追击,灭掉赵国,却在短短两个月内遭遇命运的巨变。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探究竟。

在长平之战后,白起凭借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指挥才能,成功平定上党,进军皮牢和太原。他雄心勃勃地亲自围攻邯郸,意图一举拿下赵国。这一行动却引起了韩国和赵国的极度恐慌。

苏代以重金贿赂秦国的应侯,阐述了一个观点:如果赵国灭亡,秦王称王,白起必将功高震主,封为三公。但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君臣之间的纷争和天下人的反感。秦所得的土地虽广,人民却不多。不如让韩、赵割地求和,避免白起再次建立大功。这一番话深深触动了范雎,他向秦昭襄王进言,促成了韩、赵与秦的暂时和解。白起得知此事,与范雎之间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好景不长。秦国再次出兵攻赵,白起因病无法指挥。当王陵攻邯郸不利时,秦王坚持增兵支援,却损失惨重。病愈后的白起虽被委以重任,却深知邯郸之不易攻,且诸侯若援救,秦军必败。他向秦昭襄王进言,然而未被采纳。最终,秦军在围攻邯郸时久攻不下,损失惨重。

在连续的战败和昭王的压力下,白起被强迫出兵。他虽自称病重,但仍被范雎请求出兵的要求所困扰。最终,白起在行至杜邮时,被秦昭襄王赐剑自刎。他在临死前感叹自己对于长平之战降卒的处理足以构成死罪。

另一种说法是,白起抗命不攻赵,是因为他深知自己的行动将引发赵国全国的抵抗,他在长平之战后已成为赵国的仇敌。当昭王决定攻赵时,白起成为最不适合担任统帅的人选。尽管如此,秦人仍怜惜他的才华和功绩,乡邑地方都建祠祭祀他。

回顾白起的人生轨迹,他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命运多舛的英雄。他的死非其罪,却成为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悲剧。他的故事至今仍然令人动容,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佳话。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