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有多难?城中居民仅余十八家

历史趣闻 2025-03-22 03:20www.dkct.cn历史人物

在历史的尘埃中,一个新的王朝即将破晓。彼时,全国景象一片萧索,刚刚建立的大明王朝面临着严峻的局面。

至正二十六年五月,朱元璋回到他的故乡濠州,眼前的景象让他内心震撼。百姓稀少,田野荒芜,骨肉离散,生业荡尽。军事重镇徐州,依然白骨蔽地,草莽弥望,残瓦荒草中狐鼠出没。

洪武元年,大将军领兵抵达汴梁,黄河以北的州县道路榛塞,人烟断绝,生机全无。曾经富庶的湖广洞庭湖流域和素有天府之称的川蜀,如今也是人烟稀少,荒芜遍野。

历史的繁荣与当下的凋敝形成鲜明对比。扬州,这座南朝时的繁华城市,素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美誉,在元入明之际的社会动荡中,却变得田园荒芜,百业萧条。据记载,当时扬州城中居民仅余十八家。

扬州的衰败并非个例。元末明初的扬州是各方势力的角逐焦点,持续不断的战事使得这座古城遭受了空前严重的破坏。围攻张士诚、农民起义军首领张明鉴的屠城等行为,都加剧了扬州的衰败。

朱元璋了解天下大势后,深知民心思定,向往稳定生活。他借鉴历朝休养生息的做法,提出了“养民者必务其本”“安民为本”的治国主张。他实行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告诫州县官员要安养生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明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恢复社会生产,并整顿吏治、移民屯垦。

于是,扬州等一些城市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逐渐恢复了生机。荒芜的土地再次被辛勤的劳作所覆盖,街道上的行人络绎不绝,商贾云集。这些城市在凋敝飘零中重新站了起来,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

朱元璋和他的大明王朝面临的不仅仅是一个烂摊子,更是历代开国皇帝的共同考验。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他成功地让国家走出了困境,让百姓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这场历史的大戏,充满了曲折与艰辛,但也展现了人类顽强的生存精神和无尽的创造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