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后,诸葛亮为何要放走曹操?
《三国演义》中,赤壁战前的氛围犹如一场命运的角逐。诸葛亮夜观星象,早已预见曹操不会在赤壁身死,而是必走华容道。由于诸葛亮深知曹操对关羽有恩情,于是安排关羽守在华容道,留下一线人情。
当曹操在赤壁战败,沿着乌林向华容道撤退的过程中,三次放声大笑。许多读者可能会认为他在嘲笑诸葛亮的智谋不足,未在险要之处布下伏兵。但一笑背后,是依靠猛将之力得以逃脱;二笑之中,又有徐晃等将领的奋力抵抗;至于三笑,更是笑出了关云长,曹操面对华容道的绝境。
此时的曹军人心惶惶,已无力再战。曹操只得亲自向关羽哀求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最终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但历史上的真相是否如此呢?
历史记载,曹操从赤壁败退确实走了华容道,但并未遭到关羽的追击。他的大笑不是三次,而只有一次。他笑的不是诸葛亮与周瑜的智谋不足,而是笑虽计谋多端却仍显迟缓。笑后虽有敌情出现,但已无惊无险。
那么,为什么在赤壁之战后,诸葛亮要选择放走曹操呢?这并非简单的战略决策,而是与刘备的雄心壮志息息相关。
那时的刘备虽为一方军阀,但他的目标是争霸天下。如果刘备在赤壁战后除掉曹操,汉献帝将重新掌握实权,这对于打着讨伐汉贼曹操旗号的刘备来说,无疑断了他的割据之路。那些因匡扶汉室而投奔刘备的将士们可能会离他而去,刘备的争霸之梦也将随之破灭。
诸葛亮深知这一点。即便他能算出曹操的撤退路线,为了助刘备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他仍会在华容道放走曹操。这样的决策,不仅体现了诸葛亮的智谋,更展现了他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天下大势的深刻理解。
在赤壁之战后的华容道,虽然曹操面临绝境,但诸葛亮的决策并非简单的胜败之战,而是关乎天下大势的深谋远虑。这一决策,也为我们展现了三国时代的英雄们在争霸之路上的智慧与权谋。
历史故事
-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为何要放走曹操?
- 韩信最终被杀的原因是什么?并不是功高震主
- 诸葛亮当初如果跟随曹操 诸葛亮的成就和地位会
- 历史上的雍熙北伐大将云集,为何还是失败了?
- 鬼谷子和水镜先生那么厉害 他们为什么都不出山
- 是什么导致清朝皇帝子女的夭亡率高达六成,难
- 长白山上面有一座天墓是真的吗 小说里面东夏国
- V字手势的来源是哪里?是阿金库尔战役吗
- 古代死囚都在秋后问斩,为何还要在午时三刻斩
- 东汉时期的著名世族:汝南袁氏的历史发展
- 孙刘联盟是怎么出现 这个联盟到底存不存在呢
- 古代科举高中状元之后 他们一般能做到多大的官
- 乾隆为什么会被人称为历史罪人呢 看看他做的一
- 什么是门当户对?结婚为什么讲究门当户对?
- 被曹操处死的马腾,是捍卫汉室的忠义之士,还是反
- 古代冷宫为什么那么可怕 竟然能让闻风丧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