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早年时期被自己的嫂子所厌恶 刘邦称帝后是

历史趣闻 2025-03-22 07:32www.dkct.cn历史人物

对于对刘邦与嫂子间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们,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

刘邦,这位历史人物,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在刘邦年少时期,他其实是一个街头的小混混,虽有职位之名,但大部分时间都是与他的酒肉朋友为伍。机缘巧合之下,刘邦在抗秦时期崭露头角,最终成为的开国皇帝。

说起刘邦的出身背景,他出生于沛丰邑。史料记载,刘邦生性较为懒散,父亲更喜欢勤奋的儿子刘伯。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后来的刘邦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而兄弟刘伯则依旧是个农民。

由于父亲的不喜欢,尚未成家的刘邦需要自己解决饭食问题。他常常去哥哥刘伯家里蹭饭。刘伯对这个弟弟还算照顾,对刘邦十分热情。但实际情况是,刘伯家里的条件也并不宽裕,养活一大家子已是不易。

时间一长,刘伯的妻子,也就是刘邦的嫂子对此稍有微词。毕竟刘邦不仅自己过来蹭饭,还常常带着一群朋友过来。虽然刘伯没有多说什么,但嫂子的不满已经溢于言表。甚至在刘伯去世后,刘邦依然常去嫂子家蹭饭。

有一次,当刘邦带着朋友过去吃饭时,嫂子看到他们来了,便走到厨房用勺子刮锅底。刘邦听到厨房的动静,立刻明白了嫂子的用意。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去嫂子家蹭饭。

后来刘邦成为皇帝后,他对刘家子弟都进行了封侯,却唯独没有给嫂子的孩子。父亲为此询问刘邦是否已忘记封赏,刘邦回答:“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也就是说,他并非忘记,而是记恨嫂子当年的行为。

尽管刘邦表面上似乎对嫂子有所怨恨,但他还是给大哥的儿子封了一个羹颉侯。而“羹颉”二字意为用勺子刮锅底,似乎在给嫂子一个脸色看。实际上,刘邦对嫂子一家并不算薄,他们总体上过上了让人羡慕的生活。那么各位读者又是如何评价刘邦这样的做法呢?他的故事充满了人性的复杂与真实,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的空间。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