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请人写对联,此人写完之后,洪秀全却将
在1853年的三月,太平军领袖的带领下,江苏江宁(今南京市)被太平军攻克。清军的抵抗最终失败,两江总督陆建瀛坚决拒绝投降,战死于沙场。太平军因此占领了江宁,并将其更名为天京,以此为都城,标志着太平天国与清朝的对抗正式开始。
随着太平天国国力的不断增强,高层领导如洪秀全、东王杨秀清以及北王韦昌辉等人开始大兴土木,修建自己的豪华府邸。这些府邸中的亭台楼阁、名花佳木、奇石喷泉,富丽堂皇,简直可以与咸丰皇帝的皇宫相媲美。
洪秀全的天王府建成后,他决定在大堂上悬挂一副对联,以展示他的丰功伟绩。这副对联必须文采斐然、气势磅礴。于是,洪秀全找到了南京的一位著名文人。这位文人虽然学识渊博,但对洪秀全忠心于清朝,视其为贼寇,并不愿意为其效力。
在被洪秀全强迫写对联时,文人虽然心中极不情愿,但在刀剑的逼迫下,还是写出了一副讽刺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的对联。上联“一统山河七十二里半”,下联“满朝文物三百六行全”,这副对联在洪秀全看来是对其的讽刺和辱骂。洪秀全愤怒不已,立即下令将这位文人斩首示众。
不久之后,洪秀全效仿清朝开科取士,在天京举办了一次考试,由东王杨秀清主持。考试的内容包括一篇策论和一首命题诗,其中诗的题目是《四海之内一东王》。有一位书生参加了考试,写了一首极力吹捧杨秀清的诗歌,将其比作圣人。
杨秀清看到这首诗歌后非常高兴,赐予书生状元及第,并封其为官职。书生在骑马游街之后的第二天就逃跑了。原来,书生并非真心想要投靠太平天国,他写诗歌颂杨秀清只是为了保命。与那位因写对联而惹恼洪秀全的文人相比,这位书生的做法可谓明智。
两位文士,一位激烈抗争,一位明智求生,虽处境不同,但皆各行其道。贼陷金陵后的这段历史趣事,不仅展现了太平天国的内部动态,也揭示了文人在乱世中的生存智慧与挣扎。
历史故事
- 洪秀全请人写对联,此人写完之后,洪秀全却将
- 关羽为什么有两座墓碑 墓中的女尸会是貂蝉吗
- 九门提督负责保卫皇宫安全 他们有能力在半天之
- 说说陆游和唐婉凄美的爱情故事 还得提起陆游的
- 市舶司最早是什么时候设立的?
- 清朝人的辫子有多丑?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清朝辫
- 岳飞的故事很多都有演绎的成分 真实的岳飞是怎
- 傅友德被朱元璋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 蒙古大军所到之处很多城池都遭到了彻底的毁灭
- 蒙古骑兵和岳家军谁更厉害?成吉思汗感叹:没
- 秦始皇的龙袍是黑色的 后世皇帝的龙袍为何不是
-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被俘 瓦剌为何不久就放人回
- 阿刺海别吉是谁 她为什么会是蒙古打败金的关键
- 拍马屁虽好,但是不要像这位一样被皇帝斩首示
- 通政使司的职责是什么?为什么能位列六部九卿
- 什么!元代竟然有齐天大圣的墓碑?难道现实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