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护被杀前,宇文邕为何让他朗读《酒诰》?
在远古的天和七年(公元572年),北周武帝在含仁殿策划了一场决定性的行动,他悄悄地除去了权臣宇文护,结束了长达十五年的权臣政治。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如同波澜壮阔的史诗,充满了权谋与策略。今天,风趣网的小编带您一同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
早在北周建立之初,宇文泰的儿子年幼无力执政,于是他将大权交给了自己的侄子宇文护。宇文护凭借这份信任,成功迫使西魏让位给宇文觉,建立了北周。然而好景不长,他与皇帝之间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爆发了一连串的冲突。从孝闵帝元年到武成二年,宇文护先后废除了两位皇帝,最终立宇文泰的四儿子宇文邕为新帝,即北周武帝。面对前两位哥哥的遭遇,北周武帝并未贸然行动,而是采取了隐忍和谦卑的态度,暗中观察并寻找合适的时机一举消灭宇文护。
时光荏苒,周武帝的耐心和等待终于得到了回报。他决定采取一个出奇制胜的计划来除掉宇文护。这个计划既简单又巧妙:让宇文护朗读古文《酒诰》,而周武帝则趁其全神贯注于文章时动手。为了这个计划能够顺利进行,周武帝精心选择了朗读材料——《酒诰》。
《酒诰》是五经之一的《尚书》中的名篇,主要劝诫西周上层贵族不要沉迷于酒色享乐。由于它成文的时间极为古老,因此在当时并不容易朗读。《酒诰》对于北周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它是“周室正统”的象征。对于宇文护这样一个儒学水平不高的权臣来说,公开朗读《酒诰》无疑是一项挑战。
为了不失颜面,宇文护在朗读《酒诰》时必然会倾注更多的精力,从而忽略了自身的防卫。这无疑为周武帝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从周武帝精心选择《酒诰》作为朗读材料这一点来看,他对这次暗杀的策划绝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这场精心策划的较量中,周武帝最终成功地消灭了权臣宇文护,稳固了自己的皇位,也为北周的未来开启了新的篇章。
历史故事
- 宇文护被杀前,宇文邕为何让他朗读《酒诰》?
- 历史上的狄仁杰真的是牛气的神探吗?他为何会
- 典韦是一名力量型的武将,他和赵云相比如何呢
- 崇祯皇帝吊死的树为何拴铁链?
- 朱温比曹操还狡猾,却无法统一天下
- 后羿真的射过日吗?别被教科书误导了
- 古代金创药效果那么好为何后来失传了 也不看看
- 日本给他枪支弹药照单全收,但对日本人照打不
-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 孙权晚年为什么会赐死自己的
- 为什么故宫叫做紫禁城呢 这里有什么样的传说呢
- 绝世美女甄宓和曹丕真的有感情吗?
- 岳飞手下有十万岳家军 岳飞被害后为何无人给他
- 洛阳和长安相比 唐朝为什么把都城迁到长安
- 胡廷瑞投降后,为何朱元璋把龙兴路改名为洪都
- 印度军队最辉煌的一次战绩,让印度以为自己是
- 吴国武将周泰有哪些战功?他最后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