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教是怎么诞生的?婆罗门教的神也有等级

历史趣闻 2025-03-22 11:58www.dkct.cn历史人物

在远古的印度次大陆,宗教的萌芽早已存在。这些宗教的根基主要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图腾崇拜的痕迹也隐约可见。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入侵者与这片大陆的土著文化开始交融,他们于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期间,编纂了原始的宗教文献《吠陀》,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婆罗门教。

与其他宗教相比,婆罗门教因其诞生时间较早,其内容显得尤为庞杂。它没有像或教那样的根本经典,如《圣经》或《古兰经》。相反,它将《吠陀》、《奥义书》、《往事书》以及后来的各类法典都作为教义的源泉。在神祇的崇拜上,婆罗门教也显得与众不同,它没有单一而明确的神,而是将众多神明作为顶礼膜拜的对象。

与世俗生活中的种姓制度相呼应,婆罗门教的神明也是分层次的。最高层次的神是梵,它超越人格化,隐藏在宇宙背后的绝对实在、终极本体,无形式可言,却统领一切。第二层次的神是梵的具体形态,显现为三大主神:创世神梵天、破坏与重建之神湿婆和护世之神毗湿努。这些主神各有功能,各自掌管世界的不同方面。第三层次的神明则是人格化的自然对象,如太阳神、月亮神、地母神等。这些神祇种类繁多,各有不同。从这些层次中不难看出,层次越低的神明,越带有图腾物的原始痕迹;层次越高的神,则越远离图腾物,更具抽象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吠陀教诸神中不仅有大量的自然神灵,还有一些祖先和英雄人物的崇拜。这是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观念的延伸。吠陀教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它同时崇拜自然神灵,又尊敬亡人。这一特点反映了印度古代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也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祖先和英雄的深厚感情和敬畏之心。

婆罗门教的神明世界丰富而复杂,反映了古印度人们对宇宙和生活的理解。在这个神明世界中,人们寻求生活的意义,寻找精神的寄托,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印度文化和宗教传统。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