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后,秦国最屈辱的一战,函谷关被攻破,还

历史趣闻 2025-03-22 13:05www.dkct.cn历史人物

战国时期的秦国,决心变革图强,因此广纳贤才。商鞅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提出了一系列变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经过商鞅的变法,秦国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战国中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即便是强大的秦国,也有其屈辱的历史。其中,第二次函谷关之战便是秦国最屈辱的一场战役。

这场战役的背后,隐藏着一段复杂的历史。函谷关作为秦国的咽喉和门户,一旦被攻破,秦国都城咸阳便岌岌可危。在第二次函谷关之战中,秦国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公元前298年,齐国相国孟尝君利用秦国与楚国交战的机会,联合齐、魏、韩三国军队大规模进攻秦国。这场战役的背后,实际上是秦国咎由自取。孟尝君在封地薛邑广招人才,门下有食客数千。秦昭王听闻他的名声,便想将他招揽到秦国来,封为丞相。公元前299年,仅仅过了一年后,秦昭襄王嬴稷听信谗言,准备杀掉田文。在手下门客的帮助下,田文成功逃回齐国。这段经历使得孟尝君田文对秦国和秦昭襄王产生了深深的仇恨。

于是,在公元前298年,孟尝君利用秦国与楚国交战的机会,联合齐、魏、韩三国军队进攻秦国。秦国正在两线作战,一方面要应对齐、韩、魏三国的进攻,另一方面还要出兵攻打楚国。这使得秦国陷入了困境。

这场战役的主将正是齐国名将匡章。匡章是的学生,他率领的齐军曾在多次战役中取得重大胜利。在第二次函谷关之战中,匡章凭借出色的指挥能力,以及齐、韩、魏三国的精锐兵力,成功攻破了秦国的函谷关。秦昭襄王不得不向齐、魏、韩三国军队求和。

这场战役是秦国商鞅变法后的最屈辱一战,不仅函谷关被攻破,还要割地求和。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秦国在处理与各国之间的关系时,缺乏足够的智慧和谨慎。这段历史也提醒我们,即便是强大的国家,也需要在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时保持谨慎和理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蹈秦国的覆辙。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