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官员俸禄怎么给?分别是给多少
唐朝官员的俸禄构成
唐朝时期,官员的俸禄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禄米、土地和俸料。这些俸禄的分配不仅体现了当时的制度规定,也反映了对官员的尊重和优待。
一、禄米
禄米是唐朝官员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在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根据官员的品级,他们每年都能得到一定数量的禄米。比如一品官员每年可得七百石,而从一品到九品则逐级递减。这些禄米每年供给一次,但外官并无禄米。直到贞观初年,中书舍人高季辅提出建议后,外官才开始获得禄米,但数量较京官要少。百官在年终考核中表现优异者,还会得到额外的奖禄。
二、土地
在均田制度下,唐朝官员按品级受职分田和永业田。职分田和永业田的数量根据官员的品级而定,亲王最多,九品官员则最少。这些田地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稳定的收入,因为每亩田地需要缴纳一定的租金。尽管这些田地并不完全实授给官员,但它们仍然是官员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俸料
唐代官员的俸料制在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正式确立。俸料包括月俸、食料和杂用。职事官还配有防合或庶仆。这些防合和庶仆是官员生活中的助手,也可以为官员提供一定程度的物质支持。到了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各种俸料被统一称为月俸,这反映了唐代官员俸料制的发展和完善。
在唐朝,官员的退休被称为“致仕”。致仕的官员可以享受一定的待遇,包括加官一级、享受半俸或全俸等经济待遇,以及班列尊崇等荣誉待遇。这些制度和规定鼓励官员在适当的时候退休,也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
唐朝官员的俸禄制度体现了对官员的尊重和优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制度和文化。这一制度不仅为官员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也鼓励他们在职时尽职尽责,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致仕制度也为退休官员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和荣誉待遇,这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历史故事
- 唐朝官员俸禄怎么给?分别是给多少
- 吕雉亲手放出去的两个人是谁 究竟会成为大汉朝
- 斯鲁伊斯海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斯鲁伊
- 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为什么能得到后世的高度赞
- 周平王迁都到底影响到了什么 之后为何会被诸侯
- 揭秘:古代史官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 三国时期的神童都有谁?孙权竟然也是神童之一
- 清朝一两银子价值有多少 放到现在是多少钱
- 秦始皇为什么要建长城?只因获得了五字预言
-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编著的时间
- 洪秀全在掌管太平天国的时候 洪秀全为何封了两
- 古代囚犯被砍头的时候 他们的嘴为什么会被堵上
- 三国最厉害的家族是什么?魏蜀吴三国都曾被掌
- 在古代犯人在被处刑前还要下跪,是为何?
- 如果在唐朝被狗咬了,狗主人会受到什么惩罚?
- 明朝时期才出现辣椒 在此之前的想吃辣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