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被杀是因为街亭失守吗 这只是其中一点

历史趣闻 2025-03-22 17:21www.dkct.cn历史人物

大多数人对于马谡被杀的事情并不了解,接下来跟随风趣网小编一同探寻这段历史的真相。

在广为人知的《演义》中,影视第71集“空城退敌”描绘了马谡因丢失街亭而被斩首的情境。许多人认为马谡理应被斩,因为他不听王平的劝阻,执意上山安营扎寨,导致街亭失守。

《三国志》中关于马谡之死的记载却十分简略且零散。将相关信息汇集起来,大致可归结如下:在蜀汉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兵祁山,以马谡为先锋,攻打曹魏。在街亭,马谡与曹魏名将交锋,因不遵从诸葛亮的指挥,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郃截断通道,大败而归。诸葛亮无奈,只能带领军队撤回汉中。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忍痛斩了马谡。

大体上,影视作品与历史记载的相差并不大。诸葛亮斩首马谡的确是因为马谡违反了军法,“违亮节度,舍水上山,导致街亭失守”。但仔细思考,这其中似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在同一时期,其他大将攻打曹魏时也多有败绩,如果仅因街亭失守就斩首大将,那么诸葛亮恐怕连老将也要惩处,比如赵云在战役中也未能取胜。

诸葛亮斩马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街亭失守。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蜀军的实力太弱。战后,诸葛亮曾坦言自己的军队素质低下,不能有效训练和管理士兵。而马谡之死,其实也是为了整顿军纪,警醒将士。

对于守街亭的人选,或许无论派谁去结果都未必改变。但诸葛亮需要一个能够“警示”全军的人。赵云等名将虽勇,但因其地位威望过高,可能不足以震慑全军。而马谡与诸葛亮关系亲密,他的死能够令大将们信服并警醒全军。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整顿军队、警醒将士。考虑到刘备生前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宜重用,但诸葛亮仍选择了信任马谡。这导致一些名将心中不服。为了服众,诸葛亮不得不斩马谡。虽然马谡之死有些令人惋惜,但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你说呢?

上一篇:一出生就无缘皇位,揭秘永璇的生平经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