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岳飞没被陷害,北伐最终能够胜利吗?

历史趣闻 2025-03-24 11:55www.dkct.cn历史人物

绍兴十年,北伐烽火连天之际,岳飞将军在郾城与颖昌接连大败金国军队,正当他准备挥师北上,一举收复汴京开封之时,宋高宗的一纸金字牌御札如同冷水般泼灭了他满腔的热血与豪情,北伐的巨大功业就这样付诸东流。那么,假设在绍兴十年,赵构对岳飞充分信任,全力支持他的情况下,岳飞又能取得怎样的辉煌战绩呢?

岳飞早已制定了详尽的北伐计划。在他的计划中,首先集结二十万大军统一指挥,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收复黄河以南失地;第二步是夺取河北,进一步扩张战果;第三步则是视情况出击漠南及东北,彻底实现国家的统一。

即便赵构全力支持岳飞,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宋朝的军事制度,岳飞的孤军深入仍然可能面临失败的命运。毕竟,宋金之战是两国之间的对抗,除了军事策略,还要考虑到国家的综合实力。宋朝的兵制不允许统一军权、集中力量,这使得岳飞即使再英勇善战,也难以凭借一己之力消灭兵强马壮、国力雄厚、纵深广阔的金国。

在那之后的十年间,宋军的战斗力与战斗意志逐步提升。从最初的畏敌如虎、一路溃败,到一年后站稳脚跟、艰难维持,再到四年后实力增长、开始局部反攻,最后到了十年后的战略决战,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每一步都凝聚了宋军的汗水和努力,他们的战斗力和信心得到了显著提升。到了1140年,金兵已经很难在战斗中击败宋军。

花钱买和平似乎确实是一种“便宜”的选择,每年向金国进贡的钱财与动辄调动军队打仗的花费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这种妥协却带来了尊严的丧失。当时,宋朝确实在军事上无法与金国抗衡,从建国之初就始终打压军队,坚决不让其壮大。这种策略看似愚蠢,但实际上却蕴含着对国运的深刻洞察。这个问题不再细究。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