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白的身世,历史上记载得颇为隐晦,鲜有提及,但可以从一些史料中窥探出其端倪。唐朝的梓州刺史于邵曾为李白立过碑文,为我们揭示了他的部分身世之谜。据《蜀中名胜记》记载,李白本是宗室子弟,其祖先因避祸而迁居蜀地,李白便出生在蜀之彰明。
李白,字太白,自称是陇西成纪人,也是凉武昭王的九世孙。他的家族曾经显赫一时,但在中叶时期遭受了打击,家族衰落,谪居条支。李白的身世并没有因此而埋没。范传正在李白孙女的帮助下,也为李白作过序,其《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提到李白的祖先在隋末因战乱而流落碎叶,隐姓埋名。到了神龙初年,李白的祖先潜回广汉,后来成为当地的郡人。
两序的时间与李白时期相近,因此真实性很强。但李白的狂放不羁和自吹自擂的性格使得后世对他身世的记载产生了质疑,认为他是在攀附权贵以提高自己的身份。通过史料的蛛丝马迹,我们可以查到李白祖辈的大致顺序,从李信到李白父亲李客,再到李白。
公元705年,唐朝恢复政权,大赦天下。李白的父亲李客听到消息后欣喜若狂,决定带全家返回中原。在得知“反逆”者不在赦免之列后,他们只能“逃归于蜀”。或许是为了避免在审查中泄露身世的秘密,李白一生从未参加考试。
李白的身世犹如一部跨越千年的传奇史诗。他的家族曾经显赫一时,历经磨难,最终孕育出了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流传千古,而他的身世之谜也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从碑文、序文到历史记载,我们可以逐渐揭开他的身世之谜。李白的独特经历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时代变迁、家族兴衰的生动画面。他的诗歌和身世,将永远成为后人研究和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