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手中都拿着一块木板,具体作用是什么

历史趣闻 2025-03-25 00:49www.dkct.cn历史人物

在古代,官员们手中所持的那块木板,有一个雅致的名字——笏板。有时,因其材质和用途的不同,它又被尊称为玉板或朝板。为什么这个传承千年的上朝工具笏板会被遗弃呢?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同跟随风趣网走进这历史的深处,探寻笏板的奥秘。

早在商周时期,笏板就已出现,那时的人们尚未发明纸张,笏板便担当起了记录工具的职责。官员们在朝堂上汇报工作时,会将要点记录在笏板上,以防遗忘或疏漏。这与现代人在考试时的笔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皇帝下达的命令也会被记录在笏板上,作为备忘之用。

笏板的存在,不仅仅是官员们的记事工具,更是他们身份的象征。笏板的长度约为二尺六寸,中间宽度三寸,由玉石、象牙或竹子制成。不同的材质代表着官员不同的等级身份。例如,武德四年后,五品以上的官员使用的是象牙笏板,而六品以下的官员则只能使用竹木制作的笏板。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代,规定更加严格,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执象牙笏。而到了清朝,这个古老的制度终于被废除。曾经的笏板,作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如今却不再被使用。清朝的官员们不再需要用手举着笏板来遮挡自己的面部,彰显皇家的威严。他们策马扬鞭时,也不需要担心手中的笏板掉下来。于是,这个伴随了无数个王朝的笏板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为古董收藏家们的珍宝。

这个曾经被奉为权力象征的笏板,如今虽然不再使用,但它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依然深远。它见证了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也记录了那些英勇善战、才华横溢的官员们的辉煌岁月。如今当我们提起笏板时,不禁会想起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古代世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