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刘备死后孙权为什么没有灭蜀伐魏,一统

历史趣闻 2025-03-25 03:02www.dkct.cn历史人物

从公元223年开始算起,这个人一直在世间游刃有余,历经风雨二十九载。他熬死了众多与他同辈的英才,甚至晚一辈的英杰如公孙渊等也未能幸免。他的坚韧和耐力,使他无愧于被誉为这一时期最能熬的头衔。

在这二十九年中,孙权的表现却显得颇为平淡。与他早期的锐意进取形成鲜明对比,人们不禁纳闷,为何在刘备、曹操等人离世后,他并未趁此大好时机灭蜀伐魏,一统天下呢?

历史记载,三国末年,中国饱受战乱和大规模瘟疫的摧残,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建安七子中大半的人都死于战乱和瘟疫。到了三国时期,中国人口从原本的五千万锐减到不足一千万。其中魏国人口就占了七百万之多。在那个时代,无论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无论是攻城还是退却,都会把人口带走。人口成为决定战争能力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

想象一下,当刘备去世时,蜀汉的人口后期甚至不足一百万。而曹操去世时,魏国的人口约有七百万,吴国则有两百万左右。即使有了人口优势,蜀汉凭借长江天险和关键关隘的防守,足以让吴国难以攻入。更何况,刘备用对了关键人物——诸葛亮。他不仅治国一把好手,还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这使得蜀汉即使国力较弱,也能一直对抗魏国,让魏国倍感压力。

而魏国实力强大,人口众多,吴国面对其只能自保。更何况,几个关键城池都在魏国手中,唯一能抵挡的就是长江天险。即使刘备、曹操已逝,吴国依然没有实力去占领蜀汉。这并不是说孙权无能,而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面对复杂局势和实力悬殊的对手,他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远超我们想象。他的处境和决策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理解。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英雄们各领风骚,而孙权的故事,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