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兵变时,曹爽为什么选择不反抗呢?

历史趣闻 2025-03-25 04:22www.dkct.cn历史人物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些瞬间决定着英雄的命运,决定了未来的走向。那是发生在曹魏时代的一个特殊日子,少帝曹芳在正月初六离开了都城洛阳,前往高平陵祭拜先祖。曹爽,这位掌握着大权的人物,和他的亲信们一同陪同前往。当曹芳和曹爽的身影消失在远方,一场惊天的政治阴谋在洛阳城悄然展开。

那一天,司马懿发动了一场名为“高平陵之变”的军事政变。他派人通知曹爽,警告他放弃抵抗,选择投降。而曹爽在面对这样的绝境时,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他知道,如果选择反抗,可能会面临生死未卜的危险;如果选择投降,或许还能保住一命。最终,在种种压力下,他选择了投降。

投降并不意味着曹爽能够逃脱命运的制裁。回到洛阳后,司马懿以逆天的罪名将他以及亲信们逮捕入狱,最终处死,并诛灭三族。许多人惋惜地表示,如果曹爽选择奋起抵抗,或许结果会有所不同。他们想起了曹操当年挟持汉献帝到许昌的经验,认为曹爽也可以效仿。但实际上,曹爽的能力、资源和曹操相差甚远。他并没有得到朝廷重臣的支持,也无法召集足够的人马前往许昌反抗。在这种情况下,抵抗无异于是一场没有胜利的战争。曹爽的选择投降虽然痛苦但也可能是理智的决策。他面临的困境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个人能力的不足、缺乏朝廷的支持以及无法召集足够的人马都使他无法抵抗司马懿的清算。最终的结果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在历史的长河中面对巨变往往没有第二次机会每个人都需为他的决策付出后果在历史的大势下小人物的身不由己与无奈令人唏嘘不已。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