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杀害韩信的理由,明明他们就没有什么私人

历史趣闻 2025-03-25 09:27www.dkct.cn历史人物

谈及那位被誉为“国士无双”的韩信,他的军事才能令人赞叹,刘邦的半壁江山得以稳固,也有他的一份功劳。这位传奇将领的命运却与萧何紧密相连,最终不幸死于他的合谋暗算。千古名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便是由此衍生而来。

韩信被萧何所害,这一点容易理解,他为了汉朝的天下考虑,听从了吕后的安排。但吕后,作为后宫的女人,与韩信并无仇怨,为何也要置韩信于死地呢?韩信被擒后,吕后的行动又快又狠,究竟是何原因?

细细探究,原因无外乎以下两点。

刘邦的授意是一个重要因素。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西楚霸王、建立汉朝时,他与韩信的年龄差距较大。韩信在当时的天下威望极高,一旦造反,刘邦毫无胜算。刘邦对这一点极为忌惮,尤其是考虑到韩信还如此年轻。刘邦无论如何都要确保自己死在韩信之前。在刘邦领兵讨伐陈豨叛乱前,很有可能已经授意吕后趁机铲除韩信,因为这样做比让他亲自下手更为稳妥。这也解释了刘邦平叛回来后,得知韩信被杀,先喜后悲的表现。

这与吕后的深谋远虑有关。刘邦在楚汉对峙荥阳时曾受过箭伤,一直未痊愈,这点吕后十分清楚。她无法确定刘邦还能撑多久,必须为将来打算。吕后的儿子年纪尚轻,无法驾驭像韩信这样的重臣。吕后深知要为儿子清除障碍,确保太子今后能顺利继承大统。吕后一直想独揽大权,杀掉韩信能缓解大臣与外戚之间的矛盾。

不得不说,像韩信这样一个军事上的天才,在政治方面却显得无比单纯,甚至可以说是毫无防备之心。他这样一位优秀的将领最终却沦为了政治家和阴谋家的棋子与玩物,令人扼腕叹息。他的命运与那些善于权谋的政治家紧密相连,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