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子是什么时候成为流通货币的呢?

历史趣闻 2025-03-25 10:07www.dkct.cn历史人物

古代的银子何时成为我国的流通货币?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让我为你揭开这一历史谜团。

在我国古代,虽然长期被视为银本位国家,但实际上并没有官方的银币在市面上正式流通。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银矿资源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而银币的大规模流通始于大航海时代,美洲的银子通过贸易顺差大量流入国内,引发了货币体系的变革。

这些流入的银币主要是西班牙和墨西哥的货币,一开始被文人视为珍品,而当时我国仍是以铜币为本位。直到乾隆年间,我国官方在西藏地区发行了真正意义上的流通银币——乾隆宝藏。这些银币在藏区开始大规模流通,填补了当地货币使用量的空缺。

那么,为什么藏区能如此特殊地发行银币呢?这主要源于藏区不产铜,其货币原料主要来自遥远的四川、云贵等地,非常不便。藏区长期依赖银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却没有合法的流通银币。于是,藏区开始尝试自行铸造银币,委托尼泊尔部落巴代进行铸造。清廷对此一直持放任态度,直到福康安平定西藏后,才正式批准了西藏铸造银币的请求。

福康安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这一问题的根源:藏区的货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于是,他迅速拟定《藏内善后章程》,推动了西藏铸造银币的合法化。在得到乾隆皇帝的批准后,西藏开始大规模铸造银币,这些银币模仿内地的乾隆通宝,无穿孔,面文汉字并带有纪年,背面则是藏文。

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古代银子正式成为法定货币,并开始在市场上广泛流通。这也标志着我国结束了需要依赖其他国家代铸钱币的尴尬局面。而这一切的背后,既有地域资源的限制,也有货币体系的演变,更有历史的偶然与必然。这一历程充满了曲折与斗争,但最终走向了统一与和谐。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