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害死梁山众好汉是真的吗?施耐庵冤枉了他

历史趣闻 2025-03-25 12:04www.dkct.cn历史人物

很多朋友对《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结局感到好奇,特别是关于高俅是否真的害死了他们产生了诸多疑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历史中的高俅,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在施耐庵的笔下,高俅被塑造成了一个市井无赖的形象。历史真实的高俅并非如此。相反,他颇有些文采,书法也颇有功底,甚至还擅长刀法剑术。

据学者清所著的《挥麈录》记载,元祐八年九月,苏轼因反对变法被外放任定州知州。在他离京之际,将一位名叫高俅的小吏托付给了同僚。由此可见,苏轼对高俅的评价颇高。

此后,苏轼将高俅推荐给了曾布和王晋卿。王晋卿即驸马王诜,与苏轼交情深厚。一次偶然的机会,高俅结识了端王(后来的徽宗)。因为高俅擅长蹴鞠,得到了端王的青睐。

在端王即位成为徽宗后,高俅得到了大力栽培。尽管他初无军功,但在刘仲武的部队中历练,也算荣立了战功。随后,高俅不断升职,最终成为太尉,成为武阶官之首。

历史上的高俅并非《水浒传》中描述的那样阴险狡诈。相反,他始终记得苏轼的知遇之恩,对苏轼的后人厚待有加。

作为军事高官的高俅,在军队训练上的松懈和对战备的忽视,对宋军的惨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如此,他并未如《水浒传》中所描述的那样陷害林冲、害死梁山众好汉。那些描述都属虚构,冤枉了高俅。

金军逼近京城时,徽宗南逃,高俅虽在争宠与邀功中落败于童贯,却因此逃过一劫。1126年,高俅在开封病逝,得以善终。

历史上的高俅并非《水浒传》中的奸臣形象。他虽有缺点和错误,但也并非一无是处。他的生活经历与《水浒传》中的描述有很大的出入。希望这些解读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高俅这一历史人物。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