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死,为什么杨仪和魏延就翻脸了呢?

历史趣闻 2025-03-25 14:24www.dkct.cn历史人物

蜀汉丞相的地位举足轻重,他在世时,整个国家的命运几乎被他一手掌控。当时代的车轮碾过历史的土地,当刘禅登上了皇位后,一切大事都由诸葛亮做主,而刘禅本身只是一个傀儡皇帝。若诸葛亮心怀异志,仅凭他的威望,刘禅的皇位是否能稳固都是未知数。可以说,“兴也诸葛,亡也诸葛”。诸葛亮助刘备开创蜀国辉煌,但最终蜀国的命运也因他而终结。

随着诸葛亮的离世,蜀国内部矛盾逐渐凸显。魏延与杨仪的火并事件成为了蜀国的一颗定时。其实早在诸葛亮生前,这场危机就已经初露端倪。诸葛亮在临终前精心安排了蜀国的核心领导团队,其中包括魏延和杨仪。由于诸葛亮的处理方式不够得当,这个领导团队并不团结。后来蒋琬掌权,他排挤杨仪,而魏延则站在蒋琬的对立面。杨仪遭到排挤后心生不满,试图找蒋琬理论,最终不敌魏延而自杀身亡。

除了这一内部矛盾,诸葛亮还留下了另一个祸根。他亲自选定的军事接班人姜维,在继承他的北伐中原国策后,依然坚持连续九次的北伐行动。这些行动耗尽了蜀国的民力和财力,使得原本就羸弱的蜀国更加不堪重负。姜维的北伐行动并没有根据蜀国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导致蜀国日渐衰弱。其实,诸葛亮的北伐国策一直饱受质疑,但无人敢公开提出异议。

尽管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他对蜀国的消极影响也是巨大的。蜀国的灭亡,难道不应该归咎于他的责任吗?他的决策和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蜀国的衰落和灭亡。历史是由无数个因素交织而成的复杂脉络,诸葛亮的贡献和失误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无论如何,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在蜀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