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著名画家李方膺为什么仕途不顺?

历史趣闻 2025-03-25 14:36www.dkct.cn历史人物

李方膺:一位传奇县令的仕途与人生

李方膺,出生在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仕途生涯可谓一波三折。雍正帝更新吏治,实行全国荐才时,李方膺因美誉而受到举荐。进京述职时,被雍正帝特别召见,随后委以重任。

他在乐安知县任上遭遇大水灾,面对百姓受灾严重的局面,他果断行动,在没有得到上司批准的情况下,下令赈济灾民,并招募民工加筑堤坝。事后虽被弹劾,但因总督明事理,不仅未受处罚,还获赞胆识过人。这次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救灾经验,并留下了《小清河议》、《民瘼要览》、《山东水利管窥》等著作。

李方膺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因反对垦荒令而触怒上司,最终入狱。当时百姓纷纷为他求情,场面令人动容。这场冤狱被称为“兰山冤案”。在狱中呆了三年后,直到新帝登基,他才得以平冤昭反。

重返朝廷后,李方膺历任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初为官时遇到大灾,他效仿前次之法自订救灾措施。因上司不贤,他再次被罢官。李方膺感叹“两汉吏治,太守成之;后世吏治,太守坏之。”

罢官后的李方膺寓居南京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他常往来扬州卖画以资衣食,日子过的清净潇洒。乾隆十九年,他在南京住了五年后因病归乡。归乡后病重,经大夫诊治为“噎疾”,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食道癌”。他临终前的遗憾是“吾死不足惜,吾惜吾手”。

李方膺的仕途生涯虽充满坎坷,但他始终心怀百姓,尽职尽责。他的事迹让人感叹,也让人敬佩。他的生平著作,如《小清河议》等,都是他对民生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探索,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的传奇人生和为官之道,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