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能免于灭亡的三大绝佳时机,只可惜崇祯皇

历史趣闻 2025-03-25 16:28www.dkct.cn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汉人政权的强盛时期——大明朝。这个曾经扬威海外、威震东亚的朝代,曾经南下西洋、北伐蒙古、东逐日本、西平乌斯藏,吸引了全世界60%的白银流入中国。这个强大的王朝最终却走向了衰败。接下来,我们将通过风趣网的视角,来深入了解这段历史。

崇祯皇帝,可以说是最不像亡国之君的皇帝。他勤恳爱民,不近女色,生活俭朴。他在位17年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最终,他被农民起义军领袖逼得上吊自杀。

就是“攘外必先安内”。崇祯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既有外部的满洲人在东北作乱,又有内部的农民起义。曾有一位大臣建议他与皇太极议和,先割地赔款,镇压国内的农民起义,再解决皇太极。崇祯因不愿承担卖国的罪名而处死了这位大臣,这令许多忠臣心寒。或许那份议和书只是皇太极的幌子,但对当时的明朝来说,多一点回旋时间绝不会比当时的情况更差。这样的机会也被崇祯浪费了。

由于连年战争和严重的干旱,老百姓无法维持生活,农民起义达到了无法控制的局面。闯王李自成以“不纳粮”为旗号,迅速拉起百万大军。当闯军进犯山西时,有朝中大臣建议崇祯迁都南京,以保住半壁江山。这一建议遭到了大臣们的激烈反对,甚至出现了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人心的言论。崇祯帝只好放弃这一机会。

李自成并没有立刻攻打京城。据史料记载,他曾给崇祯送了一封信,表示并不想打进北京城,只要崇祯在西北封他一个王,给他一点钱并允许他不朝拜,他愿意替他镇守西北,消灭敌人。这显然是一个谈判的机会,李自成对于当皇帝并没有太大的信心。只要崇祯暂时答应李自成的条件,或许就不会亡国。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