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可成为一代明君,为什么最后却沦为暴君

历史趣闻 2025-03-25 17:12www.dkct.cn历史人物

帝辛,姓子,名受,又称受德,身为君主,谥号‘纣王’。长久以来,他被誉为暴君的代名词,历史对他的评价似乎早已定格:残暴无德。真实的历史背后的帝辛,究竟是怎样的人呢?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事实上,帝辛并非一无是处。相反,他是一位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君王。他的才智和勇气在历史上堪称罕见。帝辛的文治武功,在历朝历代的君王之中也是佼佼者。

论其文,帝辛机敏善辩,闻见广博,且拥有拒绝谏言、掩饰过失的自信。论其武,他的力量超过常人,能够徒手与猛兽搏斗,倒拖九牛,甚至能够移动梁柱。江淮一带纳入我国版图,正是得益于帝辛的英勇征伐。

如果帝辛没有极端严重的性格缺陷,商王朝的寿命或许会更长,甚至可能创造出一段“帝辛盛世”。那么,什么是阻碍帝辛成为一代明君的性格缺陷呢?答案是“自尊自负”。

帝辛生于皇家,位为君王,能力卓越,举世无双。这些优越条件让他形成了“自尊自负”的扭曲心理。他深信自己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是世界上最尊贵的人。无论对手多么强大,他都能轻松击败,因为他是世间最强大的。

正是这种“自尊自负”的心理,让帝辛一步步走向亡国之君的末路。虽然帝辛是暴君不假,他的行为也确实残暴荒淫,但他的功绩却鲜被提及。为什么他的功绩没有被广为传颂呢?

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周王室及周王朝的既得利益者需要一个正统的身份和正义的立场。是“仁义礼”的思想束缚。

在这种背景下,“天下之恶皆归焉”的商纣王形象被凸显出来,而那位“文武双全”、“扩土开疆”的帝辛却被遗忘。其实,帝辛的功绩与残暴行为并存,这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事实。我们应该正视历史,全面评价帝辛的功过是非。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