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灭蜀后 西晋灭吴为何拖了十四年之久

历史趣闻 2025-03-26 05:33www.dkct.cn历史人物

在邓艾的蜀汉投降之后,晋朝随即崭露头角,替曹魏政权让位,历史称之为西晋。

但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那就是蜀汉灭亡之后,西晋为何没有乘胜追击,一举消灭东吴,实现一统天下的大业,而是拖延了整整十四年之久呢?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

实际上,在灭蜀之时,司马昭已经有了明确的计划。按照他的设想,灭蜀之后的三年,就应该出兵东吴。为何这一计划一再被推迟呢?这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分别关乎西晋和东吴两方。

首先来看西晋方面。司马昭的突然病逝无疑打乱了整个计划。蜀汉灭亡后,司马昭急于一统天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的突然病逝使得整个计划陷入混乱,灭吴的计划也随之搁浅。而西晋初期内忧外患不断,胡族的侵扰让边境不得安宁,内部也出现了问题。一些重臣如羊祜等人纷纷站出来反对出兵灭吴,这也增加了灭吴计划的难度。

再来看东吴方面。蜀汉凭借山川之险得以抵抗晋军,而东吴则拥有长江天堑这一天然屏障。要想灭掉东吴,西晋必须渡过辽阔的长江。东吴军队擅长水上作战,其实力不容小觑。面对这样一支强大的水军,西晋的作战难度显然要高于对付蜀汉。尽管东吴皇帝孙皓是个昏庸残暴的君主,但陆抗的存在却支撑了整个东吴的防线。要想灭掉东吴,西晋必须等到陆抗去世之后,并且自身的水军实力也要足够强大才行。

西晋在灭蜀之后并没有立即出兵灭吴,而是由于内外因素的双重影响导致计划一再推迟。司马昭的突然病逝、西晋的内忧外患以及东吴强大的水军实力都是影响灭吴计划的重要因素。最终,西晋在准备充分之后,成功灭掉东吴,实现了天下大一统。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