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一个纨绔子弟,平日里锦衣玉食,骄奢淫逸的生活让他早已远离战场的风霜。他妄自尊大,喜欢自我吹嘘,而朱允炆却对他深信不疑。当朱允炆赋予他重权,将五十万大军交给他指挥时,结果却是大败而回。接连加兵,结果还是一样,李景隆最终选择投降,成为朱允炆的一大败笔。
而沐英,作为朱元璋的养子,屡立战功,甚至攻下云南,被派往云南镇守西南。他的军队约有三十万之众,与太子关系良好。当听闻朱标去世的消息后,他倍感失落,不久后便英年早逝,年仅四十八岁。
沐英死后,被朱元璋追封为黔宁王,其爵位由他的儿子沐春继承。沐家军实力雄厚,但在朱允炆与朱棣争斗激烈之时,为何他们没有来勤王呢?
沐英死后,儿子沐春与朱允炆的联系减少,对于谁当皇帝并不感兴趣,他更关心的是守好自己的领地。沐春内心是支持朱棣的,因为削藩政策可能波及到他。云南到南京的路程遥远,即使他们赶来,也已时过境迁。
综合这些因素,沐家军选择了坐山观虎斗。历史的走向总是由众多因素交织影响,一个小小的决策或事件都可能引发巨大的连锁反应。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李景隆和沐家军的表现无疑成为了关键的一环。他们的决策和行动,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命运,更改变了历史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