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何会还政于李唐呢?其实是被逼无奈

历史趣闻 2025-03-26 16:08www.dkct.cn历史人物

在公元696年的初春,契丹大地笼罩在饥荒的阴影下,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营州的首领赵文翙,在这艰难的时刻不仅没有开仓济民,反而更加狂妄,视契丹首领为仆从,引发了民怨沸腾。

五月,契丹大部落联盟的首领联手妹夫李尽忠,率领部族杀入营州,俘虏了数百名唐军,并夺去了赵文翙的性命,这场动乱被称为“营州之乱”。随后,李尽忠自封“无上可汗”,任命孙万荣为主帅,挥军东进。仅仅十日内,契丹军队迅速壮大至十万之众。

龙山之战的败北消息频频传回京师,令武周朝廷震惊愤怒。武周皇帝武则天派遣大军前往平叛,同时下诏将李尽忠改名为李尽灭,孙万荣改名为孙万斩。李尽忠却以智取胜,通过一系列计谋使唐军陷入混乱。

一天,李尽忠利用被俘的唐军传递假消息给平叛军将领们听,狱卒们打开牢门,声称官军即将到达时愿意投降。被俘的唐军被放走后回到幽州报告情况,将领们被误导认为契丹军队已经无心抵抗。然而当平叛军抵达黄獐谷时,李尽忠再次施展诡计,派出投降的老弱病残士兵和丢弃的老牛瘦马堵塞山谷道路。然后发动伏击攻击平叛军。最终平叛军大败于契丹军队的精兵伏击之下张玄遇和麻仁节等将领被活捉身亡。武则天得知消息后愤怒不已接连派出多批军队前往征讨但屡遭失败最终不得不放弃战事处心积虑地委任武三思为统帅试图立他为太子挽回局势但结果不如人意武三思险些丧命最终武则天恢复了李唐政权除了大势所趋之外也可能因为武家没有合适的接班人因此营州之乱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改变了大唐的历史走向这起战乱促使大唐开始重新思考和改革从而走上新的历史道路。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