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花了多久才建好的?有过哪些休整?

历史趣闻 2025-03-26 17:50www.dkct.cn历史人物

北魏时期,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文成帝和平初年(460年),历经六十余年,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方告一段落。之后的隋、唐及初唐时期,平城被改设为云中郡恒安镇治。

在唐代,据金皇统七年(1147年)曹衍所著《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记》记载,贞观十五年(641年),当时的守臣重建了石窟。唐慧祥在《古清凉传》卷上(古今胜迹三)中也有记载,俨禅师曾在恒安修理孝文石窟的故像,直至咸亨四年(673年)终于石室。初唐之后,平城逐渐呈现萧条景象,云冈石窟的建设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未有大规模工程。

到了辽金时期,辽兴宗和道宗时期,辽皇室对武州山石窟寺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大规模修整,修建了十座大寺并对一千余尊佛像进行了整修。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占大同,石窟寺遭遇焚劫。之后在金皇统三年至六年(1143-1146年),住持法师禀慧重修了"灵岩大阁",使得山门气象得以恢复。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州山石窟寺庙院仍然保存完好。大同云冈在某一时期再度荒废。云冈之称始于明嘉靖年间。明末十七年(1644年),清军入关攻占大同后,云冈寺院再次遭受兵燹。清顺治八年(1651年),云冈寺院得以重修。现存第5、6窟的木构窟檐和寺院就是在这一时期重建的。甚至在1696年,云冈寺还得到了皇室的重视,冬日回銮巡幸云冈寺并御书匾额"庄严法相"。

近代以来,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云冈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结构建筑(第5、6、7窟)得以保存完好。1952年,设置专门的保护机构,石窟文物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并向公众开放。历经数个朝代的云冈石窟,如今已成为历史的见证,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古代艺术的魅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