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灭亡后,那80万军队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历史趣闻 2025-03-28 05:41www.dkct.cn历史人物
边境安全关乎国运兴衰,历代王朝无不重视边疆的守护。秦始皇统一中原后,面临的不仅是国内的安定问题,还有来自边境的威胁。南部的小国心怀不满,北部有匈奴的侵扰,于是秦始皇派遣大军驻守。这80万大军的命运如何?是否始终忠诚于秦始皇?让我们一同探寻历史的真相。
在北部边境,秦始皇派蒙恬率领30万大军。蒙恬不负重托,成功将匈奴驱逐到黄河以北,并占领了河套平原、九原和上郡等地。随着秦朝宫廷的动荡,蒙恬因赵高而遭不幸。秦二世时期,匈奴企图趁虚而入,而这30万大军仍坚守岗位。遗憾的是,在章邯投降、王离战死后,这20万大军也英勇牺牲。
南部边境的50万大军则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秦始皇派遣任嚣病率领大军南下攻打南越等地。在占领南越后,又派遣民众前往以充实领土。这50万大军自南下后,便再也没有北返。任嚣病故后,赵佗继任首领,封锁南北关隘,使岭南成为独立之地。当秦朝国内动荡时,这50万大军并未回援,而是在建立后自立为帝,与汉朝形成南北对立的局面。
这两支部队的命运反映了领导者在选派边境首领时必须慎重其事。一个好的领导者能够保卫国家、安定边疆;反之,则可能养虎为患。秦始皇的这两支大军,一支忠诚职守、英勇牺牲,另一支则自立门户、背离王朝。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关键岗位上选派人才时,必须深思熟虑、慎之又慎。
当我们回顾历史、感叹边境将领的重要性时,也应铭记这一教训。只有选对了人,才能确保国家的安全、稳定与繁荣。秦朝的经历警示我们,在选拔将领时不仅要注重其军事才能,更要考察其忠诚与信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上一篇:李自成统领大顺军出发后,为什么2个月就攻下京
下一篇:没有了
历史故事
- 秦国灭亡后,那80万军队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 李自成统领大顺军出发后,为什么2个月就攻下京
- 田蚡和窦婴是如何产生矛盾的?太后为何要绝食
- 萨尔浒战役明朝惨败,四万多人殉难到底谁是罪
- 古代大牢为什么要设计两道门呢 这个设计有什么
- 关于除夕最早的记录居然都是为了驱灾避难
- 刘备没能统一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缺少人才吗
- 皇帝于情于礼都不可能再把妃子赐给别人 为什么
- 独揽秦国朝政大权的赵高 子婴是怎么在五天时间
- 沙普之乱:动荡与统一,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 世界最恐怖的湖泊,动物碰水死亡,瞬间变成一
- 三国猛将众多,他们的实力排名会怎样呢?
- 晋朝著名风水大师郭璞,还算准了自己的死期
- 武则天出生在哪里?为何一生钟情神都洛阳?
- 古代妃子为了得到皇上临幸竟用出这种手段!
- 皇太极为什么会把自己的妃子送给他人 里面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