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的杰出军事才能已在攻邺城的一役中初露锋芒,这场战斗充分展现了其不凡的军事天赋和领导才能,预示着他日后必将成为人中豪杰。
他去世后,他的儿子们却陷入了不和。建安九年(204年),袁绍之子进攻其兄长袁谭,留下苏由镇守邺城。曹操进军至洹水,苏由意图归降曹操,却因密谋泄露而被迫出城投奔。曹操大军抵达邺城后,采用土山与地道战术发动进攻。袁尚任命的武安县县长尹楷驻守毛城,以保障通往上党的粮道。四月,曹操留下曹洪继续围攻邺城,亲自领兵击败尹楷后回师进攻镇守邯郸的袁尚部将沮鹄。冯礼作为审配的部将在城内作内应,打开城门让曹操士兵进城,然而审配发现后从城墙顶用巨石砸门,导致进城的曹兵全部战死。
五月,曹操改变战术,不再使用土山和地道,转而挖掘壕沟包围邺城四十里。最初挖掘的浅沟看似可轻易越过,审配在城上见后大笑并未派遣军队破坏。然而曹操派人连夜疏浚深浚成深二丈、宽二丈的深壕沟,引入漳河水隔绝内外联系。自五月到八月围城期间城内饿死人数超过一半。
得知邺城危急的袁尚率万余兵力回救,却遭曹操军拦截击败。袁尚退守漳水弯曲处时被曹操再次包围。面对绝境,袁尚派出阴夔、陈琳请求投降被拒后逃往中山。曹操缴获袁尚的物资装备和印绶、符节、武器衣物等展示给城内守军观看导致城内士气崩溃。审配鼓舞士兵坚守死战声称“曹军疲惫而袁幽州即将赶到何需担忧无主帅”。曹操巡视围城时遭遇审配伏击射手射出的箭矢几乎将他射中。
这场战争正是《后出师表》中所提及的“逼于黎阳之战”。曹操在这场战役中展现出的智谋和坚韧不拔的斗志震撼了所有人这也正是他日后成为三国霸主的重要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