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官先当太监,结果满朝文武都是太监,百姓

历史趣闻 2025-03-28 13:03www.dkct.cn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王朝——南汉,堪称最“奇葩”的王朝。在这个王朝中,满朝文武竟然无一不是太监,甚至百姓都以阉割为荣。这一切的背后,源于南汉皇帝刘鋹的独特理论。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广东、广西一带的刺史刘谦拥兵自重。其子刘䶮于公元917年在番禺(今广州)称帝,建立了南汉国。除了最初的奠基者刘隐外,后续的继承者能力平平,一个个骄奢淫逸。到了刘鋹当政时,他更是昏庸无能,干脆放手让宦官治国。

在这个小小的国家里,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从宰相到县令,全都是宦官。刘鋹认为,正常的官员因顾及家庭、子孙后代,容易产生私心杂念,难以对皇帝和国家尽忠。而宦官了无牵挂,能够心向朝廷。刘鋹将宦官任职作为基本国策。

据《新五代史卷六十五》记载,有才能及进士状头的人,必须先经过阉割才能得到重用。即便是没有考过进士但被皇帝器重的人也难逃这一命运。当时的人们称未受阉割之刑的人为门外人,已阉割者为门内人。很多人为了能做官,享受荣华富贵,纷纷选择成为太监。南汉几乎成了一个阉人之国。

这个奇怪的政权居然养了两万多个太监,其中还有不少是饱读诗书的儒士。当宋军进攻南汉时,刘鋹的宦官们在关键时刻弃他而去,让他无法应对危机。最终,刘鋹只能投降宋军。这个结局对于刘鋹来说无疑是个讽刺。

南汉的这段历史充满了荒诞和悲剧色彩。一个王朝竟然因为皇帝的奇葩理论而导致满朝文武都是宦官,百姓以阉割为荣。最终,这个王朝在宋军的进攻下灭亡。而那些平日里无欲无求的宦官却在最关键的时刻背叛了刘鋹,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无常和人生的讽刺。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