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礼之子弘曕,母亲不是甄嬛,现实中的弘曕是

历史趣闻 2025-04-03 11:10www.dkct.cn历史人物

在《甄嬛传》中,果郡王允礼明知酒中有毒,仍然毅然决然地喝下毒酒,用生命换取安全的情节成为了该剧的“终极泪点”。当二人面临生死离别之际,甄嬛冒着被监视的风险,向允礼透露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弘曕是他的儿子。

深究《甄嬛传》的编剧巧妙之处,其实这段情节并非完全凭空想象。剧中参考了正史中关于弘曕被过继给允礼这一事实,并将其演绎成在甄嬛的保护下,弘曕继承了自己亲生父亲爵位的感人故事。历史中的弘曕生平与剧中所展现的有所不同。

正史记载,弘曕的生母生于雍正五十三年,随着雍正入宫,被册封为刘答应。当弘曕诞生后,她被封为谦嫔。弘曕并非甄嬛的原型,而是雍正的小儿子。由于雍正的宠爱,弘曕自幼便生活在圆明园,被称为“圆明园阿哥”。

这位阿哥的成长经历并非一帆风顺。或许是因为在雍正的溺爱中成长,弘曕除了养成喜欢读书、乐于收藏的习惯外,也养成了贪婪成性、任性妄为的性格。身为雍正的儿子,继承了允礼庞大家庭资产的弘曕本不应缺钱,但他长大后仍然四处敛财,甚至与民争利、倒卖人参,欺压商人。

弘曕的行为引起了朝廷内外的关注。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圆明园的一场大火成为了矛盾的集中爆发点。当时,乾隆正住在九州清晏,而弘曕在救火时姗姗来迟,且到场后表现轻浮,这令乾隆大为震怒。乾隆决定惩罚这个弟弟,降其级别从郡王降为贝勒,并罢免所有官职。为了申饬弘曕,乾隆还命令销毁允礼留下的亲王金宝。

弘曕被惩罚后受到极大惊吓,可能因此一病不起。不久之后,他便离世了。乾隆对于弟弟的去世深感懊悔,亲自撰写了悼词并刻在了弘曕的墓碑上。在悲痛的时刻,乾隆写错了弘曕的名字,将其写为“弘瞻”。这一笔误被刻在墓碑上,至今已逾250年。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