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皇帝为何会出现二十五颗玉玺呢 看看乾隆就

历史趣闻 2025-04-03 19:39www.dkct.cn历史人物

今天,风趣网小编带您走进满清玉玺的世界,一起探寻那尘封的历史印记。

谈到玉玺,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这是皇帝权力的象征。玉玺,实际上就是皇帝的印章,但皇帝所用的印章方能尊称为玉玺,而百姓的印章只能称作印。

历史上最为脍炙人口的玉玺,莫过于传国玉玺。传闻此玺由璧雕琢而成,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庄严神圣的大字。秦始皇得之后,称其为传国玉玺,作为王朝的信物,在皇帝之间代代相传。每当王朝更迭,传国玉玺便会流转至新朝统治者手中。

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派心腹苏献向孝元皇后索要传国玉玺。孝元皇后无奈且愤怒,用玉玺向苏献掷去,玉玺落地,一角崩落。王莽得到后,命人用黄金将缺角补好,于是传国玉玺又有了金镶玉玺的别称。

随着王朝更迭和战争的洗礼,这块象征王权的传国玉玺最终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后世的帝王们声称自己拥有传国玉玺,但据历史考证,多为自欺欺人之说。

离我们最近的王朝是清朝。清朝的皇帝共有二十五颗玉玺,这一数量源于乾隆皇帝的一次重要决定。乾隆在成为皇帝后,对前代和当代的玉玺进行了认真校订,发现其中掺杂许多赝品。根据《周易》推算,清朝将传国二十五代,于是规定皇帝应有25颗玉玺。满清最终只传了十二代便告灭亡。

这二十五颗清朝玉玺,如今依然完好无损地保存在北京故宫的交泰殿。其中最代表清朝皇帝身份的玉玺,印文为“大清受命之宝”,材质为珍贵的白玉。这些玉玺平时就放置在交泰殿内,乾隆皇帝曾为之撰写《御制交泰殿宝谱铭》。我们游览故宫时,交泰殿中的那些黄色盒子,便是用来存放这二十五颗珍贵的玉玺。

各位网友,您在游览故宫时,是否曾一睹这些承载着皇权历史的玉玺真容呢?它们不仅是玉器,更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