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发了很多免死铁券,为什么那些功臣却没

历史趣闻 2025-04-04 01:18www.dkct.cn历史人物

洪武元年,南京城中,一声号角响起,大明帝国崭新篇章开启。朱元璋,这位出身并非显赫的皇帝,依靠众多开国功臣的鼎力相助,终于踏上皇帝的宝座。对于这些助他成就大业的功臣,朱元璋自然是论功行赏,从洪武三年起,大封功臣,并赐予他们免死铁券,彰显其尊贵地位。

免死铁券,这一殊荣,犹如我们眼中的免死金牌。史书记载,其外壳刻着功绩与恩泽,以表彰他们的贡献;内部则镌刻着免罪和减禄的规定,以防功臣骄横。既然免死铁券具有免死的功效,那么为何大部分开国功臣仍被朱元璋处死?为何免死铁券未能救他们性命?

关键在于朱元璋在颁发免死铁券时的一项规定,也可以视为使用免死铁券的前提:“所谓免死,除谋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这意味着,只有在非谋逆造反的罪名下,免死铁券才能发挥其效用。朱元璋要想除去那些手持免死铁券的开国功臣,只能将他们归为谋逆造反的一方。

胡案和蓝案为朱元璋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借助这两个案件,将许多功臣武将划为胡党、蓝党的阵营。如此,大批开国功臣被迫成为谋逆的一方,即使他们拥有免死铁券也无法自救,朱元璋也不必背负不守信誉的罪名。

胡蓝之狱后,大部分开国功臣已身死。剩下的几人逃过一劫后,更加小心谨慎,退居二线,处处提防。朱元璋无法找到正当处死他们的借口,但他为了子孙后代的江山考虑,索性直接下令处死他们。这些臣子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且他们也知道,自我牺牲至少可以保全子孙后代,于是他们选择了自杀。

大家都心知肚明,朱元璋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他不再在乎所谓的名誉,巩固政权才是他的首要之务。朱元璋未曾料到,最终夺走他政权的,竟是他的亲生儿子。这段历史充满了曲折与戏剧性,既展现了权力的残酷,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上一篇:马钰:全真教第二任掌教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