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曹丕都称帝了 孙权为什么只是称王而不是
孙权,这位在纷争大势已定之时展现出精明策略的家伙,让人不禁好奇他的每一步棋局背后的深意。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孙权这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角色背后的故事。
风云变幻的公元220年,乱世中的枭雄离开了这个世界。其子迅速抓住机会,逼迫某个名不副实的皇位继承者退位,用魏国取代了汉朝。紧接着的公元221年,自称中山靖王后代的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蜀汉政权应运而生。其国号仿佛昭示着战火重燃的决心,刘备以复仇为旗帜,举国之力讨伐东吴。东吴上下一时间人心惶惶。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孙权的举动引起了广泛关注。他没有选择跟随曹丕和刘备的步伐称帝,而是向曹丕称臣。孙权的这一举动不外乎是想借魏国的势力来助其渡过眼前的难关。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孙权是在认输,但实际上这一决策却为东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正是在魏国与蜀汉的夹击之下,刘备大军遭受了重创,无数的蜀汉士兵丧命沙场,国土化为焦土。
夷陵之战后,刘备败走麦城,孙权开始与曹丕耍起了小心眼子。他先是答应派遣太子去魏国做人质,但却迟迟不出发,后来更是玩起了冷暴力。曹丕忍无可忍,出兵讨伐,却并未对东吴造成实质性的损害。等到危机彻底解除,孙权终于得以毫无顾忌地称帝,与曹魏、蜀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不得不说,孙权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他懂得在何时借助外力来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更懂得在危机四伏的局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他的每一步棋都让人捉摸不透,却又不得不承认他的决策之英明。这样的孙权,让人佩服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感叹: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高手啊!
以上就是关于孙权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故事。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对三国历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背后的故事。
历史故事
- 刘备和曹丕都称帝了 孙权为什么只是称王而不是
- 美男子卫玠从小就是神童吗?卫玠与玄学有什么
- 战国时期除了秦国外 还有哪个诸侯国有实力统一
- 清朝有一支特殊部队,驻守在宁古塔
- 古代打仗为什么没有人躺下装死呢 其实真相很简
- 刘备的全部家当有多少?三国时期蜀国有多少兵
- 包拯为什么要杀公孙策 杀公孙策的原因是什么
- 九方皋相马技术如何?为何伯乐都自愧不如?
- 在古代青楼是什么样的?最早源于何时
- 古代宫女除了日常工作外 她们是怎么解决生理需
- 肉刑是一种怎样的刑罚?汉文帝为什么要废除它
- 古代蝗灾, 人们宁吃人肉不吃它, 为何-下不了嘴吗
- 沙陀忠和水月为什么这么想杀薛仁贵?原来是这
- 揭秘:历史上的诸国与贵族季孙氏有什么关系?
- 17岁登基,19岁被杀:刘义符的一生有多荒唐?
- 古代滴血认亲是真的吗 这里边存在科学依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