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本来投奔到公孙瓒账下,为何最后又离开呢
公孙瓒的用人策略独树一帜,他摒弃了世家大族的传统路径,对此,他的态度坚决而明确。在公孙瓒的麾下,无论才华如何卓越,世家大族都难以寻得发展的机遇,许多人因此被埋没,甚至困顿至死。面对质疑,公孙瓒坦然回应:“对于出身名门、品性高尚的人,他们往往将富贵视为理所而不会对你心生感激。”
公孙瓒曾派遣刘备率兵助战田楷,赵云随之同行,担任刘备的主骑。此次行动虽为军事常态,但足以窥见赵云与刘备的忠诚协作。刘备作为公孙瓒的部将,他的行动并非孤注一掷,赵云随行也属情理之中。毕竟,刘备并非一去不返之人,他的忠诚和功绩后来也得到了公孙瓒的认可,被任命为平原,并晋升为平原相。
赵云的归顺并非个人意愿,而是经过民主讨论后的结果。当时赵云在家乡因局势动荡而集结乡亲以自保。在寻求一个稳定的归宿时,多数人认为跟随公孙瓒是明智之选。少数服从多数,赵云便追随了公孙瓒。当公孙瓒询问赵云为何带领众人归附时,赵云并未给予华丽的赞美,而是如实陈述。
刘备与公孙瓒同为卢植的弟子,他们之间有着同门之谊。当刘备率众投奔公孙瓒时,公孙瓒并未因刘备的落魄而拒之门外,反而给予关照。据《志·先主传》记载,公孙瓒视刘备为兄长,可见两人关系之亲密。为了与刘备维持良好的关系,公孙瓒甚至上书提升刘备为别部司马。面对赵云的问题,公孙瓒不会贸然阻拦。否则不仅会失去赵云,还可能破坏与刘备的关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
公孙瓒的用人策略虽饱受争议,却显现出一种独特的智慧和远见。他知道人才并非只存在于世家大族之中,也明白忠诚和才能是建立势力的基石。他的决策不仅关乎个人情感,更是基于对大局的深思熟虑。在这种用人政策的指引下,公孙瓒的势力逐渐壮大,成为一方霸主。
历史故事
- 赵云本来投奔到公孙瓒账下,为何最后又离开呢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 曹操为什么会选择许
- 皇太极去世后为什么不是长子继位,而是6岁的顺
- 古代没有什么化妆品之类的 女子一般都用什么装
- 古代公主为什么会害怕和亲 看看这个时代就知道
- 古代城门为什么都是向里开的?
- 曹参身为宰相不理政事,为何皇帝却没怪罪他呢
- 三国绝色姐妹花:大乔和小乔的故事是怎样的?
- 三国到底有没有人战胜过吕布呢?
- 黄帝为什么又被称为有熊氏?熊和黄帝有什么关
- 宋江最难掌控的三个人是谁 他们的身份是什么
- 关于精绝国的故事有哪些?精绝国在西域中算强
- 曹操手下最精锐的部队,实力到底有多强?
- 中国的一个省,因战乱而脱离中国
- 曹操的五子良将实力如何?能比得上五虎将吗?
- 为什么左良玉手握80万军队 为什么没有去救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