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荆州不失,刘备能否统一天下?
在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有人曾预言,一切事情的发展都将如隆中对所述,若非遭遇背信弃义,或因大意失荆州,天下或将一统。这样的设想,真的可能实现吗?
我们来一探三国的综合国力。
魏国的资料虽然丰富,却仍有些许谜团。据一种说法,其户口有六十余万,人口至少四百余万,兵力近百万。魏占冀、幽、并等十一州之地,其中中原地区的富饶更是为其增色不少。相较之下,蜀国的资料则引自公元263年的一段数字,《士民簿》显示其户、人口及兵力数目。蜀占益、梁二州之地,实力相对较弱。而吴国,在其全盛时期,兵力雄厚,占据扬、荆等四州之地,经济实力大增。
从这些数据来看,三国之间的力量对比明显,北方阵营的综合国力无疑远强于南方。在冷兵器时代,军队人数的多少直接反映了其在军事上的强弱。在国力方面,北方具有绝对的优势。
再来看地理位置。川兵出汉中并不容易,诸葛亮的数次北伐常常因粮草不足而被迫撤退。西川的地理位置虽然易守难攻,但并不利于主动出击。荆州进兵同样存在困难,关羽虽曾借水势打败敌军,但在野战中败北,攻城战中亦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至于政治方面,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刘备是汉朝正统,但在实际政治斗争中,曹操的曹魏在正统性上并不逊色于刘备的蜀汉。事实上,从末年的社会状况看,民众对于政权更迭的接受度较高。从曹操到诸葛亮去世期间,各政权均以富国强民为目标。刘备在政治上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不能简单地依靠民心来实现一统天下。
即使关羽不“大意失荆州”,刘备也难一统天下。何况东吴集团并非完全服从于刘备的指挥,他们也有自己的算盘。一统天下并非易事。正如那句“孔明得其明主却不得其时也”。尽管孔明智勇双全,但在复杂多变的三国时代背景下,统一天下的时机尚未成熟。
历史故事
- 如若荆州不失,刘备能否统一天下?
- 金帝完颜永济和成吉思汗互相看不惯是怎么回事
- 唐太宗为什么征不下高句丽?高句丽的优势在哪
- 三藩之乱中,藩王实力那么强为什么最后也失败
- 允禔被康熙幽禁至死,为何说他是幸运的呢?
- 杨继盛为何会入狱?他在牢中受了怎样的折磨?
- 魏征本是李建成的人,为何最后却为李世民效力
- 唯一一个宁死不降的王朝,这是哪个朝代?
- 古代女子怀孕为什么叫身怀六甲 六甲指的是什么
- 张良身为韩国贵族 为什么他没有趁机光复韩国呢
- 清朝推行的剃发令有哪四种人不用留发?并不包
- 地底下有什么?为什么苏联挖到12000多米就不挖了
- 唐朝灭亡时有多惨-此人一顿饭除掉所有皇子,一晚
- 刘备为何不是曹操的对手-诸葛亮说了两条理由
- 司马家族能笑到最后的原因是什么?
- 倭寇是从哪里来的?倭寇是怎么产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