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盛唐时中国的十大军区 安史之乱的原因竟然
在盛唐的辽阔疆域上,节度使制度应运而生,其职责重大,关乎国家的安宁与稳定。安西节度使,肩负着抚宁西域的重任,统辖四镇,屯兵二万四千余人,治龟兹城,其地位可想而知。北庭节度使则防制突骑施与坚昆,统军三军,屯兵伊西二州之境,责任重大。而河西节度使更是要断隔吐蕃、突厥的侵扰,统辖八军及三守捉,兵员七万五千人,治凉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朔方节度使则担负着抵御突厥的重任,统军三军并三受降城等,治灵州。河东节度使则是守卫太原的主力军,统领四军及六守捉使等。范阳节度使则临治奚、契丹等族,统治九军并九州之境。平卢节度使则抚室韦、靺鞨等族,屯兵于营州等地。陇右节度使则致力于抵御吐蕃的侵扰,屯兵于鄯州等地。剑南节度使则是西抗吐蕃、南抚蛮獠的主力部队。岭南五府经略则负责绥静夷獠之地。
这些节度使所率领的军队,共计达到惊人的常备军数量——近五十万之众。再加十六卫和四军的兵力,盛唐的军队规模可谓庞大。这种规模背后却隐藏着一种病态的模式。精兵猛将几乎全部集中在边疆地区,虽然保证了边疆的稳定,但也削弱了内地的防御力量。一旦边疆有事变发生,内地可能无法及时应对。而节度使的职责虽然只是管理军队,但在后期逐渐扩展到兼顾民政等方面,这也加剧了地方权力的集中和失衡。可以说,唐朝的这种军事布局和节度使制度的发展已经预示着晚唐时期的混乱和危机。因此有人担忧如果再在内地增设节度使的话,那么唐朝可能会提前进入晚唐时期。这样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盛唐的辉煌背后也存在着潜在的危机和矛盾需要解决。
盛唐的节度使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军事制度产物它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隐藏着潜在的风险和问题这也是唐朝后期逐渐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后世反思和总结。
历史故事
- 细数盛唐时中国的十大军区 安史之乱的原因竟然
- 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是谁?是高阳公主吗?
- 揭秘:清朝皇帝一般说满语还是汉语?
- 官渡之战时其他诸侯在做什么 决战的人为何只有
-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为何却能活到85的高龄呢?
- 毛嫱也是春秋时的美女,为何名气没有西施大呢
- 木技高超的朱由校,在处理国事上如何?
- 秦淮八艳中,地位最高的应该是谁呢?
- 北宋正式的音乐机构之一:大晟府
- 乾隆皇帝为什么替多尔衮平反?
- 曹操去世后,许褚的结局是什么?他为何就销声
- 古代银针为什么能够试毒 这东西真的有效果吗
- 在古代,人们是怎么证明自己的身份的?
- 朱标作为明朝开国太子,为何他的地位那么稳固
- 朱有燉:明朝最有善心的王爷,有悲天悯人之心
- 徐茂公身为开国功臣,为何会被武则天灭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