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北伐的时候,为何要自己亲自上阵呢?
历史趣闻 2025-04-04 08:46www.dkct.cn历史人物
朱棣,这位马背上的皇帝,曾成功杀入南京,掀翻朱允文的皇位,一跃成为大明帝国的新主人。他的武功赫赫,但并非终点。在永乐年间,他接连发动五次对漠北的远征。有人对这些征战提出质疑,究竟这位明皇皇帝是否有必要每次都亲自出征漠北?
从军事角度看,这五次远征的意义并不大。当时漠北并无像样的敌人,多为少数民族部落间的争斗,与大明面对的势力并不匹配。回顾洪武年间,朱元璋发动北伐时,仅派遣将领出征,自己坐镇南京,照样把北元打得丢盔卸甲。那么,朱棣为何还要亲自出征呢?
这恐怕与朱棣的处境有关。他并非合法的皇位继承人,通过军事冒险成为皇帝,需要通过对外战争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的天命所在。《太宗实录》中记录的五出漠北、三犁虏庭的战绩被夸张赞美,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朱棣的性格决定了他必须御驾亲征。他的治国大事如支持郑和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等显示出他的雄心壮志。他可能觉得自己必须超越朱元璋才算不枉此生,因此尝试朱元璋时代未曾尝试过的新事物,颇有气吞山河的霸气。每次远征不仅是军事行动,更是他为自己辉煌履历增添重笔的机会。
这些远征在某种程度上是华而不实的。与朱元璋的务实相比,朱棣更在乎群臣的颂扬。永乐时代的文臣武将即便在第四次远征漠北无功而返后,仍大力赞美朱棣。朱棣可能借此证明迁都北京的合理性,毕竟他在永乐七年验收北京城市建设后就不再回南京,紧接着就发动对漠北的远征,这并非巧合。
帝王心术深不可测,尤其是朱棣这样的枭雄。他御驾亲征可能不仅是为了军事胜利,更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决心、霸气和超越前人的志向。这些征战也许在今日看来并无实际用处,但在当时,却是朱棣展现自己作为皇帝多重身份与复杂心理的重要舞台。
上一篇:将岳飞遗体掩埋的人是一小狱卒,他最后结局如
下一篇:没有了
历史故事
- 朱棣北伐的时候,为何要自己亲自上阵呢?
- 将岳飞遗体掩埋的人是一小狱卒,他最后结局如
- 襄阳明明位于汉水之南应该叫襄阴才对 为什么叫
- 诸葛亮精心挑选的姜维,在正史中什么样-
- 施琅有哪些成就?康熙帝对他的评价怎么样呢?
- 孙綝究竟是何许人也 为何死后连名字都被改了呢
- 纣王知道周国有不臣之心 纣王为什么还要一直攻
- 司马懿篡位夺权时,为何曹氏宗族没能奋力阻止
- 他就是白帝子和皇娥爱情的结晶!西方天神少昊
- 古代金瓜子是什么 清朝皇帝为何喜欢用金瓜子赏
- 自认为史上最坚固的陵墓 最后还是没有逃过上天
- 日本为什么被叫做菊花王朝?而不是樱花王朝呢
- 蒙古是怎么归顺清朝的 臣属关系是什么时候建立
- 有哪些爱好饮酒的豪杰?他们将心中所想都寄于
- 清朝九门提督权力有多大 他们相当于现在什么部
- 白贵人的姐姐是怡嫔,她为什么要进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