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终前为何让诸葛亮不要重用赵云呢?
在两位忠诚的老臣之间,刘备展现了他的深谋远虑和君主智慧。他赋予这两位老臣权力,表面上看似是对他们的仁义和大德的认可,但实则帝王之心孤独无比,不会轻易信任任何人。他的核心策略是让这两位老臣相互制衡,以保护他的儿子阿斗,并维护蜀国的繁荣基业。他给予权力却不赋予重任,这样的策略旨在防止赵云被卷入诸葛亮的利益圈中,从而更好地监控诸葛亮。如果情况威胁到儿子阿斗的安危,他会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尽管赵云并无大权在握,但他的勇猛无比,能够在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是无人能敌的勇士。
诸葛亮具备卓越的战略眼光,擅长治国理政,文武双全。刘备明白诸葛亮的价值所在,因此他将诸葛亮定位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在战争中,刘备选择让诸葛亮留守后方,确保兵源充足、粮食充裕。正如对萧何的定位一样,刘备将诸葛亮视为丞相的绝佳人选,而诸葛亮也确实发挥了丞相的作用,展现了刘备卓越的用人之道——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赵云跟随刘备多年,令人奇怪的是,尽管他一直忠诚无比,却从未得到刘备的重用。在赵云临终前,刘备甚至嘱咐不可重用他,这是否意味着刘备不信任他呢?实际上,刘备心中对赵云的信任是坚定的。从历史上的一件事实就可以看出:当年刘备的妻儿被敌军劫持时,他委以赵云重任去营救他们。后来,赵云不负重托,成功地带回了后主,使刘备家族得以平安。如果刘备不信任赵云,他又怎会如此托付重任呢?
关于刘备对赵云的待遇留给人情的因素确实存在,但这并非唯一的原因。从根本上说,赵云忠诚于朝廷而非蜀汉本身。他与雍茂等人曾对刘备的决策提出过忠告。尽管雍茂因其他事情被刘备处死,但刘巴因妥善处理刘备登基称帝的相关文书而得以逃过一劫。这些事迹都反映出刘备的用人之道既深又广。
历史故事
- 刘备临终前为何让诸葛亮不要重用赵云呢?
- 靖康之变前,皇帝怎么没逃跑呢?
- 为元朝殉国的人是哪些人 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呢
- 宋朝经济既然这么发达 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消灭呢
- 汉献帝比刘备的辈分还要高几个等级 为何还要喊
- 为何一份死亡名单就使郐国不复存在了?
- 朱聿键被废为庶人,为何却能重登皇位呢?
- 为什么秦始皇不杀功臣,反而还重用功臣?
- 秦始皇的遗诏真的被人篡改了吗 司马迁有确切的
- 古代女子被救真的会以身相许吗 这种事情在历史
- 孙权驾崩后,为什么没有传位给孙策的儿子孙皓
- 沙丘之乱事件前因是什么样的 沙丘之乱简介
- 水浒传中戴宗有哪些经历?他上梁山的原因是什
- 为何古人下葬一定要在嘴里放点东西呢?再不济
- 她帮丈夫开国助儿子称帝,晚年却被孙子幽禁
- 甲申国难中的九大屠城事件,甲申国难究竟死了